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7年06月21日
副總統出席第18屆醫療奉獻獎頒獎典禮
  蕭萬長副總統今天下午代表總統出席第18屆醫療奉獻獎頒獎典禮,致詞感謝得獎人與得獎團體為台灣醫療的貢獻與付出。
  副總統表示,總統昨天特別在總統府接見醫療奉獻獎得獎人,代表政府對得獎人與默默奉獻的醫療人員,表達崇高的謝意與敬意,而他今天能代表總統出席這項有意義的活動,格外令人高興。
  副總統說,在非洲蘭巴倫行醫濟世的史懷哲醫生,曾說過一句名言:「每個人都有他的蘭巴倫」。醫療奉獻獎舉辦18年來,就是在表彰這些尋找到心中的蘭巴倫,並為這個蘭巴倫畢生奉獻的人。這個獎代表台灣所有人,向那群在偏遠、基層與高風險的地區,為保障人群健康默默奉獻的醫療無名英雄致敬。18年來,每位得獎人、得獎團體對社會的貢獻,都深深烙印在台灣民眾的心中。
  副總統指出,每天翻開報紙,媒體的報導多半集中在負面新聞,然而,今天的媒體都報導了得獎人的事績,充分凸顯社會對這個獎項的肯定與讚賞。副總統說,今年的醫療奉獻獎,在一連串非常嚴謹的篩選過程中,終於產生了特殊貢獻獎、個人醫療奉獻獎、團體醫療貢獻獎等三種獎項的得主。
  副總統並細數每一位得獎人的傑出貢獻,其中,獲得特殊貢獻獎殊榮的前衛生署副署長陳瑩霖教授,放著收入優渥的臨床醫師不做,甘願「撿屎」,致力於寄生蟲的研究與防治,貢獻遠超過麻醉醫生,得此獎項可謂實至名歸;獲得個人醫療奉獻獎的胡葉寶玉助產士執業多年以來,迎接超過1萬2千名的新生兒在台灣出生,可以說是現代媽祖婆,令人敬佩;陳照隆醫師則是綠島史懷哲,他在綠島行醫,包括當地居民、關在監獄裡的受刑人等都是他服務的對象;而余廣亮醫師更在非洲點亮台灣彩虹,在愛滋病非常嚴重的非洲地區,以愛心行醫,深受當地居民的歡迎與尊敬,可能比當地的政治領袖或我國的大使還有影響力;至於獲得團體醫療奉獻獎的台東聖母醫院,雖然是天主教醫院,但為了因應民俗需要,還特地設立佛堂,讓家屬為往生者頌念佛經,台東聖母醫院的大愛值得大家百分之百的敬重。
  最後,副總統也再次恭喜今年的得獎人、得獎團體,謝謝他們為台灣的付出,相信因為大家的奉獻精神,會感動更多人效法,在不同領域中為這個社會做出奉獻,尋找到自己心中的「蘭巴倫」。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