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7年06月04日
總統接見中國工程師學會97年各項獎章得獎人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接見中國工程師學會97年各項獎章得獎人,除恭喜所有得獎人,也勉勵大家未來能繼續為國家建設而奮鬥。
總統表示,中國工程師學會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工程師團體,成立於民國元年,今年97歲,堪稱人瑞,和許多工程師學會也有密切聯繫,對於提倡研究與實務的聯繫及人才培訓,有卓越成就。他指出,詹天佑是一個工程師,不僅是很多人小時候的榜樣(role model),許多父母也鼓勵孩子當工程師,甚至連他父親也說自己想當工程師,小時候的夢想是興建三峽大壩。
總統進一步表示,現在的工程師和過去不同,今天鴻海宣布要在高雄軟體園區投資,屆時他們所提供的工程師是「軟體工程師」,這是過去不曾聽過的名詞,因為過去只要提到工程,一般聯想都是硬體建設。以前他就讀法律系時,50年代人稱為社會工程,似乎凡是都要有「工程」才有前景。希望今天的獎項,不僅能夠延續中國工程師學會的優良傳統,也能夠為國家建設提供更多元的人才,秉持著「國家建設是屬於整體國民」的精神,繼續為國家發展努力,提昇國家建設到更新更好的境界。
總統指出,台灣有許多發展不一定和硬體建設直接相關,但卻是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比如說台灣的民主成就。在他就職演說中提到,美國總統給他的賀詞中指出,台灣是亞洲跟世界民主的燈塔,他相信,台灣之所以有這樣的民主成就,並不是單一個人的成就,而是所有人民的成就;台灣人民之所以可以做到,主要是因為教育普及和經濟發展。總統強調,沒有中產階級就不會有民主,沒有經濟發展就不會有中產階級,但沒有建設也不會有經濟發展,因此每個人在其中都有莫大貢獻,才能成就台灣成為民主的燈塔。
總統表示,長久以來中國工程師學會為國家培育了許多人才,同時也為台灣的各項建設貢獻良多,過去如此、現在如此、相信未來也是如此。他強調,他的競選政見之一是「愛台十二項建設」,在這十二項建設中便需要許多工程師參與,因此,他期盼每位工程師們未來能秉持一貫為國建設的心情,參與愛台十二項建設,繼續為厚實國家基礎建設盡心盡力。
中國工程師學會97年各項獎章得獎人一行,包括工程獎章得獎人卓瑞年、傑出工程教授方國權、李明逵、周榮泉、林江珍、洪瑞華、陳志勇、陳錫明、馮展華;傑出工程師林進祥、秦中天、張文聰、張世明、梁佳文、鄭仁傑、彭毓瑩、謝宇珩、謝榮淵;優秀青年工程師丁介峯、王俞仁、吳崇勇、吳演聲、胥智文、徐世杰、陳科維、葉文勇、賴逸少;詹天佑論文獎黃議興、張六文,下午由該學會理事長江耀宗率領,前來總統府接受總統道賀,總統府副秘書長葉金川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