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7年05月17日
總統訪視台灣客家文化中心苗栗園區並出席「2008綠島人權藝術季」活動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出席「2008綠島人權藝術季」活動,並應邀致詞。致詞前,總統也參觀「柯旗化的一生紀念展」、「柏楊先生紀念展」,總統在參觀「柯旗化的一生紀念展」時,在展示版上寫下「柯老師:我唸過您的新英文法,想不到您也是政治犯,對台灣文化與民主的啟蒙更令人欽敬」。
總統在致詞時表示,我們要永遠記得過去那段人權受到迫害的黑暗歷史,才會真正珍惜民主與自由,才有更多的力量和信心,進一步深化鞏固台灣的民主,創造更多自由與和平;唯有這麼做,才是對受難前輩最好的紀念,更加是對後代子孫人權最好的保障。
總統也表示,今天是他最後一次以總統的身分來參加人權相關活動,但是未來他一定會堅持過去三十多年來對人權的信仰,以志工的身分,繼續關注人權議題。希望大家共同關心,一步一腳印繼續為人權打拼。
總統致詞內容為:(國語、台語並用)
今天很榮幸能參加今年的「綠島人權藝術季」。二000年五月二十日本人在第一任總統就職演講提出「人權立國」的政策,八冬來政府積極提升人權保障、推動人權教育、強化人權意識、追求歷史真相、尋求轉型正義、並對過去人權受迫害的政治犯與家屬進行賠償及恢復名譽,行政院還提出「國家人權委員會」以及「國家人權紀念館」草案,可惜迄今未能獲得立法院多數的支持。但我們已經盡全力,也非常感謝在座各位耆大、父老兄弟姊妹的大力支持,作政府最堅強的後盾。
還記得二00三年十二月十日、也就是世界人權日那天,本人與政治受難者代表一起打開綠洲山莊的鐵門,開放過去迫害人權的歷史場景,讓民眾可以參觀進一步瞭解台灣過去的歷史。綠島人權園區的設立,象徵打破舊禁忌、衝破威權牢籠、邁向人權新紀元。園區保留新生訓導處及綠洲山莊的部分遺址,當年綠洲山莊的大禮堂現在是展示廳,透過口述史影像紀錄、照片、文字見證許多人受苦受難的那段歲月,也是最好的人權教育。
這幾年來「綠島人權文化園區」一直有新的建設與展覽。剛才也看了柯旗化先生與柏楊先生的特展,很欣慰看到綠洲山莊的維護工作持續進行、以及新生訓導處的復建工程逐漸完成。而政府八年來在綠島已舉辦了四次人權藝術季,今年的主題「烈焰青春火燒島」紀念政治受難者在這裡受到如烈火般的種種磨難,渡過大部分的青春歲月,拒絕被獨裁統治者打倒,以無比的意志力生存下來為歷史作見證。感謝主辦單位所有的工作伙伴以及所有參與藝術家的辛苦,更感謝各位老前輩和家屬特別遠道前來綠島出席這項有意義的活動。
站在由剛過身的柏楊前輩一手催生、在一九九九年底完成的「綠島人權紀念碑」前,一方面充滿著感傷,一方面卻又充滿希望與力量,因為現場有這呢多的政治受難者前輩和家屬,不斷為台灣的人權、公義、自由、民主來打拼,積極加入口述歷史、人權教育的工作,還有這呢多年輕朋友到陣作夥來關心這個重要的議題。咱要永遠記得過去那段人權受到迫害的黑暗歷史,才會真正珍惜民主與自由,才有更多的力量和信心,進一步深化鞏固台灣的民主,創造更多自由與和平;唯有這麼做,才是對受難前輩最好的紀念,更加是對後代子孫人權最好的保障。
今天是本人最後一次以總統的身分來參加人權相關活動,但是未來我一定會堅持過去三十多年來對人權的信仰,以志工的身分,繼續關注人權議題。希望大家作夥關心,一步一腳印繼續為人權打拼。
祝福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民主萬歲、人權萬歲!台灣萬歲!
在稍早之前,總統也視察台灣客家文化中心苗栗園區及新竹科學園區銅鑼基地,分別聽取行政院國科會主任委員陳建仁、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永得及台灣客家文化中心苗栗園區籌備處盧主任的簡報。致詞後,總統也聽取建築模型導覽。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今天特別高興能在卸任公職前,有機會來訪視與本人有著美好淵源、也是心中一直惦記的苗栗客家文化園區。記得2003年3月5日,本人在苗栗玉清宮旁的大樹下,向苗栗鄉親承諾,北部客家文化園區就設在苗栗地區。這幾年在客委會高格局、高國際水準的規劃下,這座客家文化園區定位為眼前的這座「全球客家文明博物館」;雖然因為土地取得、環境影響評估等問題,導致今年才開始進行工程,我們還是要感謝相關同仁及建築工程團隊的辛勞與努力之外,更要期許大家發揮客家鄉親的「硬頸精神」,再接再厲、繼續努力、早日實現我們對客家鄉親的承諾。
從剛剛的簡報內容以及建築師的規劃模型中,我們瞭解到「世界客家文明博物館」將透過「研究為體、展示為用」的學術整合功能,對「世界客家」的文明資產進行保存、典藏及推廣交流,由國家支援更多資源投入「客家學」的研究,我們相信未來這裡將會成為認識及研究全球客家文化的重鎮,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客家是我們台灣第二大族群,但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獨尊國語」的「同化政策」,造成客家的語言文化沒有辦法得到應有的發展,也隨之失去自己的族群認同。2000年政黨輪替後,2001年6月14日全球第一個主管客家事務的中央級部會「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2001年7月南部國家級「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動工、2003年7月1日全球第一個24小時客語頻道客家電視台正式開播、2003年本人承諾在苗栗籌建國家級「北部客家文化園區」,近年來政府持續厚植客家學術機構、透過學術為客家扎根,在各級學校與社會公共領域推廣客語學習、打響「桐花祭」提昇客家在社會的能見度、以深入民間的客家大戲還原客家在台灣貢獻的史實。
執政8年來,在客家鄉親大家共同打拼之下,客家文化成了最能顯示台灣族群生命力的象徵,而客語在台灣復甦成功的案例,是全球除了紐西蘭的毛利語以及英國的威爾斯語外,世界上第三個經由政府公權力的努力搶救回來的語言。2004年的調查中也顯示,自我認同為客家人的人數達到441萬人,比前一年調查結果一下子增加了80幾萬人,顯見客家人的自我認同程度大幅增加,大家也能以做為客家人為榮、為傲。今天銅鑼科學園區與「全球客家文明博物館」兩個園區同步動起來,帶動我們苗栗地區充滿經濟榮景與文化願景的發展。3年後「全球客家文明博物館」將完工啟用,肩負起全球客家文明展示窗口以及對話平台的功能,實現連結台灣客家與全球客家的任務,達成「讓世界看見客家」的終極目標。
族群與文化的本質就在於以「人」為本,一種「人飢己飢」的同理心。所以當他人在存亡危急之際,我們必會相挺,這次台灣民間或是政府,都在第一時間對中國「四川大地震」伸出援手;從人命的危難救助到巨觀的族群文化工作,我們都看到、做到、照顧到「人」的價值,也展現台灣社會文明的高度發展,我們深信這絕對是抵禦外在挑戰最堅實的文明長城。
最後,要特別感謝這些年來客家鄉親對本人的支持、鼓勵與提攜,再三天本人就將卸下總統職務,回歸民間。衷心期待,未來能夠繼續以「志工」的身分,與我們客家鄉親同在一起,繼續推動我們「客家」共同的夢想。歷史將會記得我們今天高貴的企圖心,就讓我們約定三年後的完工,一起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再次感謝規劃團隊及相關同仁的辛勞,也期待大家繼續打拚、努力,讓客家豐富的文化內涵成為台灣的光榮、成為世界的驕傲。祝福客家,也敬祝各位貴賓、各位鄉親、各位朋友身體健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