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7年05月16日
總統、副總統與國防部及後備司令部官兵代表會餐
陳總統水扁先生偕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中午與國防部及後備司令部官兵代表會餐,總統致詞時指出,在對岸中國從不間斷的軍事威脅之下,唯有堅定的自我防衛意志才能為台灣贏得生存與發展的權利。
總統進一步強調,有形的國防投資固然重要,但無形的心防建設更為關鍵,國軍「為台灣的國家生存發展而戰、為台灣的自由民主而戰、為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的安全福祉而戰」,這不但是國軍建軍備戰的中心思想,更是台灣人民能夠繼續享受自由、民主、和平與安全最重要的保障,並希望與全體國軍官兵弟兄姊妹共同勉勵。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這個禮拜二,一大早不到五點鐘就起床,只為了實現諾言,我要再度到屏東大漢山高山基地探視官兵弟兄姊妹。上個月由於雲層太厚無法目視,盤旋八圈花了十二分鐘依然無法降落,這次一早七點多,終於成功地第三度視訪大漢山基地。今天特別高興有機會與呂副總統來到國軍建軍備戰的決策中樞,國防部「忠愛營區」視察,為整個國防建設致敬感謝之旅劃下一個圓滿的句點。
回顧過去八年,國家安全是本人投注最多心力的施政工作,而國軍部隊也是本人視導最多的行政單位,我沒有算過,但蔡部長告訴我,八年以來我到部隊次數118次。在歷任部長、總長和各級幹部的卓越領導下,加上全體國軍官兵戮力以赴,國軍不但確保了全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更為我們的國家完成了三項重大的使命。第一,確立一個符合民主憲政原則的國防體制;第二、建設一支足以因應現代化戰爭的防衛武力;第三、積極捍衛台海的和平並維繫亞太地區的安全與穩定。
憲法明文規定,陸海空三軍必須超出黨派之外,效忠國家、愛護人民。但在二000年政黨輪替之前,這項憲法的要求實質上並沒有完全地貫徹。國軍現役將領列名特定政黨的黨代表、中央委員與中央常務委員所在多有,而且在國軍內部公然推動所謂黨的組織、進行黨務相關活動,選舉時更免不了要為特定政黨及候選人來動員輔選。這種黨國不分、將國軍視為所謂「黨軍」的不正常現象,直到二000年本人就任總統及三軍統帥後才得到改正,「軍隊國家化」的憲法要求才真正獲得實踐貫徹,這不但是國軍建軍史上最重要的變革,更是台灣鞏固民主、深化民主所邁出最關鍵的一步。過去的八年,前後歷經十七次中央與地方的選舉,全體國軍將士均能恪遵憲法的要求,嚴守行政中立、政治中立的分際,以具體的行動贏得國人一致的讚揚與信賴。未來「軍隊國家化」的原則能否持續貫徹,不但考驗全體國軍領導幹部的智慧與決心,更是檢視台灣民主發展是否倒退最重要的指標。
另一方面,在過去威權體制強人統治之下,國軍不但被視同「黨軍」,軍令系統更完全不受民意機關的監督,國防部長與參謀總長到底誰的權力比較大,更是因人而異,國防法制的混亂直到二00二年一月一日「國防二法」正式實施後,才把以參謀總長為首的軍令系統,改為由總統責成國防部長命令參謀總長執行的「軍政、軍令一元化」體系,使「文人領軍」不只是由文人出任國防部長而已,而是進一步讓文人出身的國防部長對國防事務擁有實質的決策權力,確立一個符合民主憲政原則的國防體制。
從二00一年開始,國軍也積極調整「聯合作戰指揮機制」,由五個指揮層級精進為三個層級,以達成「用兵指揮單純化」、「指揮層級扁平化」、「指揮速度高速化」的聯合作戰效能。同時,全軍總員額也由二00一年的三十八萬五千多員,精簡為二00八年的二十七萬五千員,實現「量適、質精、戰力強」的精兵目標。
有關國防預算的編列,即使在政府財政極度困難的情形之下,二00七年大幅成長至GDP的百分之二點六九,而今年更首度達到佔GDP百分之三的國防政策目標。其中「人員維持」由百分之五十四降為百分之三十九,「作業維持」由百分之二十二提升至百分之二十五,「軍事投資」則由百分之二十四增加到百分之三十六。總計過去八年,重大軍事投資計有柴電潛艦、愛國者三型飛彈、P-3C反潛機、博勝案、海軍基隆級與旭海級軍艦、雄三飛彈、AAV7登陸車及雲豹甲車等十六項,投資總金額達新台幣六千五百多億元,不但大幅強化了國軍的戰力,更為台灣建設一支足以因應現代化戰爭的防衛武力。
我們推動軍務革新,不斷提升自我防衛能力,絕對不是準備戰爭,而是全力預防戰爭。半個多世紀以來,對岸的中國不但不承認我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存在的事實,更不願放棄以武力犯台遂行併吞台灣的野心,這是當前國家安全所面臨最嚴峻的考驗與挑戰。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與經濟的快速成長,對岸中國近年來積極展現希望成為區域軍事霸權的強烈企圖心。自天安門事件以來,對岸中國的軍費支出已連續近二十年呈現兩位數字的成長,美、日等國的評估報告,均明確指出中國軍備的擴張已遠遠超過其本身自我防衛的需要,中國軍事決策的不透明以及對台灣的軍事威脅與武力恫嚇,已嚴重衝擊整個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的安全與穩定。
自二000年就任總統以來,如何積極捍衛國家主權完整,力求台海的和平與穩定,這是本人念茲在茲最重大的使命。過去的八年,對岸中國始終不願意與台灣民選的政府直接對話與協商,但我們依然努力維持台海的和平、安全與穩定。然而,和平不可能建築在敵人的善意之上,更不可能一廂情願的靠著一紙所謂和平協定就能實現。沒有精實的國防力量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永久和平,唯有堅定敵我意識、憂患意識,不斷強化自我防衛能力,讓敵人不敢越雷池一步,台海的和平才可能獲得真正的確保,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安全與幸福也才有最堅實的屏障。
這個月八號是以色列建國六十週年紀念,以色列總理在一項紀念儀式中表示:「我們所有國民的生存,以及以色列人民的安全與福祉,端賴我們捍衛自己的意願有多高。」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今天的台灣,在對岸中國從不間斷的軍事威脅之下,唯有堅定的自我防衛意志才能為台灣贏得生存與發展的權利。有形的國防投資固然重要,但無形的心防建設更為關鍵,國軍「為台灣的國家生存發展而戰、為台灣的自由民主而戰、為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的安全福祉而戰」,這不但是國軍建軍備戰的中心思想,更是台灣人民能夠繼續享受自由、民主、和平與安全最重要的保障,希望在此臨別之際與我全體國軍官兵弟兄姊妹們共同勉勵。
最後,要再一次向所有國軍領導幹部及全體弟兄姊妹,表達由衷的謝忱與最高的敬意,也要祝福我們的國家國運昌隆,國防建設勝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