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1年07月27日
總統參加台俄交流協會成立大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應邀參加台俄交流協會成立大會,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一九九五年的十二月,阿扁以台北市長的身份,第一次造訪莫斯科,接受普列漢諾夫大學名譽博士的學位,隨後飛到聖彼得堡市,在一個下雪天,零下十五度的天候,見到當時為副市長的普丁。幾年後(二○○○年),普丁出任俄國總統,而阿扁也當選台灣總統,這趟旅行是阿扁個人與俄羅斯第一次的美好相遇。
至於台灣與俄羅斯的接觸則可遠溯自一七七一年,當時俄艦柯維(Corvelt)號曾抵台灣東部探險。此後,由於地理上的遠隔,以及政治上的歧異,使得兩國關係未能有進一步的發展。但扥爾斯泰的文學作品,普希金的詩,柴可夫斯基的交響曲,仍是眾多台灣人民耳熟能詳的心靈樂章。
近期隨著冷戰的結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讓台俄關係在一九九○年代開始有顯著的改變,不但互設代表處、貿易量增加,其他諸如文教和觀光旅遊等交流也日益蓬勃,而最令台灣人民印象深刻的是,一九九九年台灣發生大地震時,俄羅斯立即派遣八十三人的救助隊員到台灣來,這份來自遠方的溫暖,讓台灣人民感動,阿扁也要藉此機會,再度表達國人的感謝之意。台俄同為APEC會員國,今年九月APEC第三屆投資大會更將在海參崴召開,兩國在此組織內的關係將更為密切。台灣並於今年成功加入WTO,而俄羅斯也正致力於加入WTO,台灣或可在此方面提供經驗與協助。
俄羅斯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更是東歐與中亞最重要的國家,在地緣政治和區域經濟的影響力舉足輕重,所以和鄰國共同維持此一地區的和平與繁榮,應是 貴國責無旁貸的使命,對此,台灣也寄於極高的期待。記得今年五月,本人在就職兩週年的前夕,接受俄羅斯新聞時報的專訪,曾提到:「在未來兩年任期中,希望台俄關係能突破三件事務,一為台北和莫斯科間直航,二是要促進經貿關係並簽訂相關協定,三要加強科技與天然災害防治合作」,近日台俄雙方可望達成包機通航的第一階段目標,阿扁相信,以俄羅斯在航太、生化、光學等高科技的研發能力,配合台灣在製程、商業化的創新實力,必能使台俄雙方互蒙其利,經濟合作更上層樓。
普丁總統於日前發表「新東方政策」,表示要加強與亞太國家的經濟整合。在此背景下,台俄協會的成立將有助於兩國的經貿合作,並進一步推動政黨外交、國會外交、城市外交、文化外交、人道外交和學術外交,以深化雙邊的合作關係。
台俄協會的成立也象徵著新政府和社會各界為台灣開拓國際空間的意志和決心,在中共不斷打壓我國的同時,台灣就像壓不扁的玫瑰,努力向全世界伸出觸角,我們不但要爭取台灣與世界各國平等的國際地位,更要為台灣人民拓展更多的商機和更寬廣的市場,以及更大的國際舞台。
再過幾天,台俄即將實現直航,我們希望兩國的關係將可從此起飛遠颺,也謹代表中華民國政府及人民祝協會順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