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7年01月02日
總統接受法國「法蘭西24國際新聞台」專訪
  陳總統水扁先生於日前接受法國「法蘭西24(France 24)國際新聞台」駐北京特派員Sébastien Le Belzic專訪,訪談內容已於該台播出。
  總統接受專訪問答全文為:
問1:在未來的幾個月,貴國將舉辦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公民投票,這個公投,目前世界上有一些國家採取比較批判的態度,請教總統,貴國舉辦此項公投的理由何在?
總統:我們非常欣慰,有關以台灣的名義加入聯合國公民投票提案,第二階段連署已經獲得271萬以上台灣民眾的響應與支持,這不只是台灣的紀錄,我相信在全世界國家曾經舉辦公投提案連署的經驗當中,也應該是非常少見的。能夠得到這麼熱烈的回響、熱情的參與,最主要是依據民調顯示,有77%以上的台灣民眾支持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以台灣的名義加入聯合國,要進行公民投票,最主要的不但是台灣民主鞏固深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所代表的是非常重要的民主價值與基本人權,要在台灣這塊土地上能夠更進一步深耕與茁壯。當然一方面也顯示了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台灣絕對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也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或者是她的地方政府。所以2,300萬台灣人民絕對有權要求進入聯合國,而且我們是要以新的會員國身分來成為聯合國這個大家庭的成員,我們不是要跟中華人民共和國來爭「一個中國」代表權,因為有關中國的代表權已經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過去的36年,很清楚的,中國的席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擁有,我們不可能把中華人民共和國趕出聯合國,然後再由台灣來取代。另外,我們要用台灣的名義,這不是國號的改變,而是我們認為台灣是我們母親的名字,台灣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台灣也是強而有力最動聽的名字,所以我們用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來進行公民投票,目的也是要向全世界發聲,希望大家都能夠聽得到2,300萬台灣人民的渴望與期待。雖然很多的國家與台灣沒有外交關係,或者因為中國的壓力,或者所謂「一個中國」的政策,沒辦法立即支持、甚至極力反對台灣的入聯,但是我們希望所有的歐美國家,因為都崇尚普世價值,而且也對基本人權都非常地關注,所以我們認為2,300萬台灣人民的聲音應該要被聽到。

問2:基於歐美國家共同的普世價值,請教總統,若從歐洲國家的觀點來看,例如法國的態度對貴國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整體作業及推動,會產生何種作用?
總統:對法國人民而言,大家都有非常豐富的公投經驗,在第五共和就有將近14次之多的全國性公民投票。因此我們非常羨慕法國人民,為什麼法國能而台灣不能?我們在2004年終於舉辦了歷史上第一次的公民投票,我們走出了第一步,但被在野陣營污名化,把它扭曲為洪水猛獸、災難、戰爭,甚至我們在總統大選合併舉辦公投,也被誤導為違法、違憲的行徑。過了三、四年,我們要舉辦入聯公投,而在野陣營也提出以中華民國名義重返聯合國的公民投票提案,都是在明年3月22日總統大選同一天舉辦。現在再也聽不到公投是災難、戰爭、洪水猛獸的說法,公投已經成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民主價值的典範;現在也不再聽到公投綁大選是違法違憲的說法,這就是進步。同樣地,我們藉由舉辦入聯公投,要向全世界發聲,這是我們的言論自由,對於主張不同政治理念的權利,不應受到剝奪,也不應受到隔離與拒絕。因此歐美國家不應該反對,縱使無法支持,也應該要尊重2,300萬台灣人民的自由意願與最後的選擇。這不是走向台灣獨立的公投,說得更精確一點,這不過是我們對中國宣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台灣沒有享有進入聯合國的權利」等說法,無法理解也不能接受的表現;我們對於中國所說「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因而不能進入聯合國」的說法,我們要大聲地說「NO」;我們也希望全世界都能聽到,入聯公投若能順利過關,這也就象徵代表我們拒絕被統一,因此這可以說是「拒統」的公投,而不是「走獨」的公投。

問3:中共方面胡錦濤先生在上次十七全會的時候曾經公開提出兩岸簽訂和平協定的說法,好像是貴國方面沒有接受或已拒絕;想請總統閣下跟我們談一下這個問題。
總統:沒有人不嚮往和平,已經享有和平的國家也沒有一個人願意再去破壞和平。所以,2,300萬的台灣人民之所以有資格成為聯合國的會員國,也是因為2,300萬的台灣人民愛好和平,我們有能力、更有意願來履行聯合國的憲章等相關義務。但是胡錦濤特別提到希望兩岸能夠簽署和平協定,是有前提的,也就是必須要在「一個中國」的基礎之上,才有所謂兩岸和平協議的推動跟簽署。問題就在這個前提,因為有了「一中」的前提,就已經有了「一中」的結論;所謂「一個中國」的原則就是「全世界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代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如果要以「一個中國」原則作為前提,台灣必須要接受台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一省或其地方政府。如果我們接受以「一中原則」為基礎、前提的兩岸和平協議的提議,台灣無異地就已經豎起白旗,這是一個投降的協議,這是一個台灣被中國統一、吞併的協議,2,300萬台灣人民是不可能接受的。
  包括最近台灣有一些在中國大陸投資的台商、科技界的朋友也特別提到要推動「兩岸和平共處法」,我們認為這是非常有問題的,因為在提議中,他反對「獨立公投」,而執意要進行「統一公投」,「統一公投」也不必限定次數,一直投到「統一公投」通過為止。所以我們對外表示,這是假借和平之名而行反獨促統之實,這也是絕大多數台灣人民所無法接受的。
  今天兩岸要和平、兩岸要對話,有爭議應該要透過對話和平解決,但我們認為「主權」、「民主」、「和平」與「對等」這四個原則非常重要。也就是說,今天兩岸要接觸、對話、協商,首先中國必須要尊重台灣是個主權國家的事實與現狀;其次,中國必須要尊重2,300萬台灣人民的自由意願與選擇;再者,任何的爭端與分歧都必須要透過和平方式來解決,絕不可訴諸武力或其他非和平手段,例如,以飛彈威脅等;最後,有關兩岸協商必須要基於對等地位,不能有一大一小,或北京當局是中央政府、而台北方面只是地方政府,這樣一個不對等的談判與協商也是無法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

問4:中國這個動作會不會引起台海兩方面的軍備競賽?
總統:台灣沒有能力跟中國進行所謂的軍備競賽,我們不願也不為,這是非常清楚的既定政策,因為中國光是潛艦至少就有80艘左右,台灣只有4艘,何況其中有2艘已經有60年以上的歷史歲月,所以我們不可能跟他們來進行所謂的軍備競賽,要在量的數目上跟中國相當。一樣地,中國對台所部署300到800公里之內的戰術導彈,已經有988枚,每年還以120到150枚的速度繼續增加當中,我們也不可能在飛彈的數目來跟中國作軍備競賽,他們有幾枚我們就要有幾枚,今天台灣國防戰略的最高指導原則,是採取守勢的國防,我們整個基本的戰略是有效嚇阻、防衛固守,所以今天我們強化國防、提高自我防衛能力,無非都是在守護台灣、都是在確保2300萬台灣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以及得來不易的民主成果,我們希望能夠捍衛現狀、維持現狀,不要被破壞、改變。今天台灣的現狀是,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我們希望這樣的現狀能夠繼續的確保,但是要改變台海現狀的、要改變台海和平民主現狀的是中國,而不是台灣。

問5:美國在亞洲、在貴國兩岸問題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請問總統,您對美國的支持有沒有憂慮,您認為美國會不會繼續採取強有力支持台灣的政策?
總統:我相信美國是台灣最親密的友邦,台灣也是美國最好的朋友,而且長期以來關係非常的密切,為了協防台灣,美國在國內也通過了「台灣關係法」。今天最主要來協助台灣、強化國防,可以賣武器給我們來作好自我防衛的國家,主要的也是美國,所以台灣與美國有很多的共同價值與共同利益,我們不但是最佳的民主同盟,更是最好的價值伙伴,而且也是安全伙伴,更是經貿伙伴、戰略伙伴。美國在西太平洋有很大的戰略利益,台灣居於第一島鏈中心的戰略位置,也不是其他的國家所能夠取代的,而且第一島鏈也不能夠因為少了台灣而有了缺口。我們非常珍惜台美的友好合作關係,我們對於台灣之所以有今天的民主成就跟經濟繁榮,也是長期以來早期美援給我們幫忙,先讓我們能夠站起來。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的過程當中,也是美國政府、國會與人民,給我們鼓勵、關懷與支持,才能夠有今天台灣成為一個真正民主自由的國度,特別今年是台灣解除戒嚴20週年,20年前台灣還是一個高度戒嚴的國家,20年來從威權走向民主,特別是新聞自由在政黨輪替後的這幾年,我們已經拿到不管是法國「無疆界記者組織」的評比,或者美國華府「自由之家」的報告,台灣在新聞自由方面,我們已經得到亞洲的第一名,甚至在全世界的排名還超過美國與日本,這是我們的驕傲,所以我們必須要珍惜,也必須要跟美國來合作。對於有些議題,儘管難免會有爭議、歧見,但是再好的、再恩愛的夫妻也都會吵架,我們希望能夠透過坦誠的對話、溝通,來取得美國的諒解與理解,能夠給予包容並尊重,我們會繼續地努力。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