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6年12月14日
副總統出席「2007人權之夜」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晚間出席由「財團法人中國人權協會」在台北市三軍軍官俱樂部舉辦的「2007人權之夜」,致詞期許在該協會及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世界人權能得到更大的彰顯與保障。
  副總統首先向在場的緬甸人權醫師辛西雅‧蒙格獻上最高的感謝與肯定,尤其她在昨天獲得民主基金會頒贈「亞洲人權獎」,表彰她多年在緬甸地區提供醫療服務的無私付出,實在可喜可賀,也讓人感動。
  副總統表示,中國人權協會長期對推動人權發展不遺餘力,過去一年的事蹟更是讓人感佩,因此她每年都會親自參加人權之夜活動,表達她的支持。今年該協會更共襄盛舉,在9月份因應她的呼籲,成立了「支援緬甸民主化行動聯盟」,為緬甸的人權發出正義之聲,這樣的用心與奉獻,她十分感謝。
  副總統指出,12月10日是國際人權日,當天景美人權園區開幕,並提供民眾參觀,走訪園區一趟,就可瞭解台灣在追求人權、民主與自由所經歷的艱辛過程。她回憶,台灣經過38年的戒嚴統治,總共有29,000件冤錯假案,14萬人遭到判刑,3、4千人被執行死刑,景美看守所就是那時監禁囚犯的地方之一,現在還可在園區看到當時的軍事法庭,她本人就曾在景美看守所渡過百餘天,那是一段痛苦的過去,但今天目睹人權園區的成立,讓她心中既感慨又欣慰。
  副總統表示,歷史的錯誤不能忘記,但也不能一直以仇恨的心態看待逝去的歲月,過去的錯誤,大家可以謹記在心,做為經驗,同時展望未來,才能為台灣的人權發展繼續開創新頁。她進一步指出,人權發展分成幾個階段,第一階段的人權希望統治者不要剝奪被統治者的權利,第二階段的人權則是期許統治者為被統治者謀求福利,第三階段已進展成政治人權、社會人權以及所謂人與大自然之間的環境人權,可見人權發展是隨著時代巨輪不斷向前推動。
  副總統認為,隨著全球化時代來臨,社會產生很大變化,使得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弱國的人權更需要各國的協助,緬甸民主化正待大家伸出援手,至於所謂環境人權,她也再度提出建議,希望能在全民的配合下,共同減少保特瓶使用量,因為全球保特瓶使用,一年就等同消耗1千8百萬桶石油,對能源耗損產生極大威脅,她期勉,維護環境人權就要從食衣住行日常生活省思做起,大家都以身作則,我們居住的地球才能得到永續發展。
  致詞結束,副總統並以「支援緬甸民主化行動聯盟」發起人的身分,捐贈由該聯盟籌募得來的美金五萬元予中國人權協會,並由該協會理事長李永然代表接受,期能為維護世界人權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