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6年11月26日
副總統贈書給全國圖書館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贈送她的著作每套10冊共7410本給全國公共圖書館、國中、國小圖書館及大學圖書館。
贈書儀式並由國家圖書館館長黃寬重、台灣大學圖書館館長項潔及國立台中圖書館副館長鄭慕寧代表各圖書館接受副總統贈書。行政院文建會主任委員翁金珠及教育部次長吳財順分別向副總統表達感謝之意,並對全國圖書館建設的計畫成果作了簡要的說明。
隨後,副總統致詞表示,她從20幾歲開始寫書,1970年代出版「新女性主義」一書,到2006年5月出版「人權立國」一書,30年來的著作總共18本書,她對今天能夠捐出其中10本給全國各公共圖書館收藏,讓更多人能夠閱讀,感到十分開心。她指出,其餘未能捐贈的個人著作,有些因為年代久遠、絕版、軼失,沒有足夠數量的藏書,無法捐贈給全國圖書館界收藏;而最新的兩本著作則為了尊重出版社在市面上發行的權益,暫時無法捐贈。雖然每個圖書館獲贈10本書,在總量上高達7410本,數量上相當可觀。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圖書館對喜歡閱讀的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社會資源。她笑稱自己當年大學聯考時,便曾想過報考圖書館系,原因是在圖書館工作可以看很多書;而當年她的國文老師也鼓勵她就讀中文系,可以從事創作,沒想到她後來從政,但從政以來她也一直都孜孜矻矻、努力不懈地立書立言。副總統表示,從過去以來,自己寫書、寫文章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稿費,而是希望能夠讓更多人閱讀,了解新的思維及想法。這也是當初她創辦拓荒者出版社的目的,雖然當時出版的書只要一出版就被列為禁書,在市面上不能賣,但她仍勉力支持下去,直到經費難以負荷才忍痛結束出版社。這些當年的禁書,原本在市面上就很難看到,在經過美麗島事件之後,遺失亡軼的情況更嚴重。有鑒於此,她對於能夠捐贈自己過去的著作給各圖書館收藏,讓更多喜愛閱讀的民眾能夠讀到自己的嘔心瀝血之作,感到十分開心。此外,她也透露自己的小說「三個女人」版權已經談定,正改編為連續劇,希望很快便能推出,讓更多人收看。
副總統並感謝文化建設委員會及教育部等單位對圖書館的重視,她認為對於越貧窮的人們來說,社會對圖書館的投資越重要,因為這表示更多人可以從圖書館獲得知識力的資源。
全國圖書館界代表則感謝副總統對於圖書館的重視及贈書的美意。儀式結束後,副總統繼續與會聽取大家對於圖書館建設的相關討論及建議。
下午副總統捐贈的著作包括:台灣的過去與未來、縱橫五十年、重審美麗島、新女性主義、這三個女人、台灣良心話、柔性佐國三週年、台灣大未來、科技立國、人權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