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6年11月13日
副總統出席「全國優良店長表揚13週年暨第10屆傑出服務店長選拔頒獎典禮」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應邀出席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大會堂舉辦的「全國優良店長表揚13週年暨第10屆傑出服務店長選拔頒獎典禮」,除應邀致詞並頒發獎牌。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過去她也曾受邀參加優良店長表揚大會,看到現場眾多行銷人才,讓她印象相當深刻。13屆選出共約2000位的優良店長,他們所代表的企業也都深受社會肯定,是我們社會發展的生力軍。
副總統指出,由於加盟店在台灣可說是遍地開花,尤其他們24小時營業,更分布在我們社區周遭,一看到它們,安全及溫暖的感覺就油然而生,可以說有便利商店的地方,就看得到社會關懷,也讓人更覺得安心。
副總統表示,在場所有優良店長都應該同意,所有連鎖店家最關心的除了業績,還有商譽,但要擁有好的業績與商譽,就必須有一位優良店長,讓店內的商品能獲得顧客喜愛,走進店裏,心甘情願地掏錢購買。副總統幽默地說,就意義而言,這不僅是優良服務,其實也可說是有技巧的「拐」顧客的錢。
針對日前媒體報導她在一場演講協會舉辦的活動中表示她在參與2000年競選時「拐」了民眾的選票,副總統也進一步說明,台語的「拐」和北京話的「騙」其實不一樣,除非能夠瞭解台語的奧妙,否則無法瞭解其中意義;她在當天的演講中提到陳總統與她在選戰中用言語「拐」了民眾的選票,其實是要配合當天演講協會的活動,而凸顯口才及語彙能力的重要,就好像老師的口才用在授業、專業人員的口才則用在解惑、商家們用在行銷貨品,而政治人物則用來行銷自己,在選戰過程中,政治人物用言語來表達理念與理想,進而得到選民的支持,這和騙是不一樣的。希望媒體智慧一些,也幽默一點,同時多學一些台語,就不會有不必要的誤解產生。副總統也肯定優良店長的無礙口才,真可謂「舌燦蓮花」,因為他們擅長推銷自己的商品,讓民眾甘心拿錢購買,這種情形也可是「拐」,但絕不是「騙」。
副總統告訴現場數千位坐得滿滿的連鎖商店代表,最近大家都非常關心經濟景氣問題,甚至有人形容是「民生潦苦」,她今天願意提出幾項經濟數據來與現場人士分享,大家一起研究、瞭解台灣的經濟發展究竟如何?以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何美玥在日昨總統府月會發表專題演講提出的幾項數字來看,2007年1月至10月,台灣的經濟表現並不壞,其中出口成長率達百分之8.9,進口成長率則為百分之6.9,同期台灣出超達209億美元,比起去年同一時間增加百之30;在投資部份,2004年至2006年,3年期間,每年投資額為2兆4359億元,比起1997至1999年舊政府仍執政時期,每年平均2兆1235億元,還要高出許多;另外,華、台僑直接在台灣的投資,1999年時平均為28.5億美元,現在則已高達每年平均56.9億美元;外資證券部份,2000年時為314億美元,2007年1至9月則高達1378億美元,由此來看,台灣總體經濟是呈現成長趨勢。
即便如此,副總統表示,她也不否認我們社會的確還是有人過不下去,因為台灣已逐漸形成一個M型社會,有錢的人愈有錢,窮的人愈窮,在這個時候,富有的人就應該關懷社會貧無立錐之地的人,發揮愛心,將愛心當做另一項事業與產業,照顧需要照顧的窮苦人家,社會才有溫暖,也才會更和諧進步,這也是何以她努力推動「小秀才學堂」,行政院戮力促進「大溫暖計劃」實施的原因。
副總統指出,台灣社會結構在少子女化及高齡化社會雙重影響下,已產生不小變化,以後年輕人會逐漸減少,老年人則日益增加,社會問題也會慢慢浮現,當那天來臨,我們更要注意對老年人的重視與關懷,對他們要多加尊敬,因為倘以生意眼光來看,這些歷經人生打拼過程而退休的高齡人口,他們才是擁有消費能力的一群,因此店家不能光憑外表待客,要等同視之。
副總統最後再度肯定優良店長的長期努力,因為他們的付出,才讓生意日益活絡,也促進社會的經濟脈動,她期勉大家繼續努力,開創更大的商機,同時提供國人更多、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