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6年11月05日
總統接見客家廣播電台負責人及節目主持人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在總統府內接見來自全國各地客家廣播電台負責人及節目主持人,除以客語向大家問候,並對訪賓長期在第一線從事客家語言文化的傳播工作,表達敬意與謝忱。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今天特別高興能夠在總統府和大家晤面,各位都是在第一線推展客家語言傳播的文化工作者,首先要代表政府對各位在客家語言及文化傳播上長期的奉獻與努力,表達最高的肯定與尊敬之意。
  大眾傳播是形成國民意識的重要媒介,它不但是讓不同意見者進行交流的平台,更是建立鄉土意識與文化認同最重要的管道之一。客家在台灣人口數上是第2大族群,過去在中國國民黨執政的近半個世紀裡,無視客家族群對台灣的卓越貢獻,推行所謂的「國語政策」,壓抑了包括客家文化在內的各種本土母語文化,造成客家族群在語言與文化發展的大斷層,讓優美的客家文化在台灣的土地上幾乎消失。
  長期以來,即便環境艱困,但在許許多多海內外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精神,不懈的奮鬥打拼下,客家文化的香火不但沒有熄滅,反而展現了更多元的面貌與更強韌的生命力。1994年9月18日「寶島客家電台」在台北開始發聲,雖然被當時的中國國民黨政府連續三次抄台,但依然堅持發聲。1994年年底,本人當選台北市市長,開始辦理「台北市第一屆客家文化節」、1997年舉辦「客家發展研討會」,這不但是台灣官方首次舉辦會議來探討「客家政策」,更迫使中央的執政當局必須開始嚴肅面對客家族群的議題;1998年10月全國第一座客家文化會館在台北市落成。但本人念茲在茲,一直希望從台北電台中切出一個頻道來作為客家專屬的頻道、卻因為當時台北電台的預算被國民黨與新黨的市議員聯手刪除,而成為未能兌現的遺憾。
  一直到2000年就任總統後,如何振興包括客家在內的各種台灣本土母語及文化,成為執政團隊的施政重點。2001年6月14日,我們終於成立全球第一個主管客家事務的中央級部會「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1年7月14日屏東「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動土、2003年7月1日全球第一個24小時客語頻道—「客家電視台」開播;另外在廣播的部分,客委會更積極推動客家傳播發展計畫,成立客語廣播全國聯播網、全球客家廣播網路平台等多元廣播網絡,同時也根據不同年齡層的需求,持續補助、製作各類型優良的客家廣播節目。這些種種的努力,不但讓客家的語言及文化得以傳播發揚,更重要的是讓全世界客家鄉親重新找回尊嚴及自信,強化了客家人的榮耀與自我認同。
  最後,再次要對各位在客家文化及傳播的奉獻及努力表示感謝,也希望未來在我們共同的努力打拼之下,讓客家優美的語言及文化能夠生生不息,進而將台灣豐富而多元的文化內涵,永遠傳遞給後代子孫。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承蒙大家!恁仔細!多謝!勞力!(客語)
  下午,客家廣播電台負責人及節目主持人一行,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永得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葉菊蘭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