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6年10月17日
總統出席「第四屆總統文化獎頒獎典禮」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晚間出席在總統府舉行的「第四屆總統文化獎頒獎典禮」,除親為每位得獎者頒發獎項外,並應邀致詞,期許透過這個獎項的肯定,能夠鼓舞、激勵更多的國人同胞繼續努力,為台灣也為世界創造更多元豐富、更光彩奪目的文化資產。
  考試院院長姚嘉文、文化總會秘書長陳郁秀及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其邁也出席今晚的頒獎晚會。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是「台灣文化日」,很高興在這個屬於台灣文化界最特別的日子裡,和文化界的先進們共同參加「第四屆總統文化獎」的頒獎典禮。今晚的星空充滿了文化的喜悅和智慧的光芒,首先要恭喜今天的得獎者,各位長期對我們國家文化事業無私的奉獻與打拼,早已獲得國人同胞的高度肯定,今天獲得這份殊榮,可說是實至名歸。
  回想2000年本人剛接任總統和國家文化總會會長時,有感於台灣在追求自由民主與人權發展的進程中,更應該讓文化的深度成為公民社會力量的泉源,所以,如何將潛藏在台灣民間豐沛的文化內涵與活力彰顯出來,以召喚一個具有高尚心靈素質的文明社會,成為與民主化同等重要的課題,這正是我們創辦「總統文化獎」的緣由,也是所謂「文化立國」的真正意涵所在。
  八年來,「總統文化獎」已經成為深具社會公信力的文化獎項,從第一屆到今天的第四屆,已經有二十一個團體或個人獲得這項殊榮。「總統文化獎」能建立起指標性的意義,不是因為「總統」的特殊位階、也不是因為由本人親自頒獎,而是因為主辦單位完全以民間的精神,以及文化的本質來審視這個獎項。因此,每一屆都能夠邀請到各領域深孚眾望、對台灣有深刻觀照的人士,來擔任提名委員和評審委員;提名委員為我們挖掘、推薦一顆顆民間的寶石,而評審委員們則在嚴格的評選過程中,為我們篩選出實至名歸的得獎者。各位委員們的辛苦可想而知,是不是可以請提名委員及評審委員們能夠起立,讓我們以最溫暖而熱烈的掌聲,來表達我們對他們最高的敬意與由衷的感謝之意。
  本人更要恭喜各位得獎人和得獎團體,各位每一次的付出,都為台灣社會與文化留下極為深刻的影響。本屆獲得「太陽獎」的,是前國策顧問劉俠女士所創辦的「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基金會長期以極具創意並兼顧尊嚴的方式來服務身心障礙及弱勢族群,深獲肯定;本屆的「玉山獎」得獎團體是曾經被文建會評選為「六星計畫」典範的「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社區民眾一步一腳印,將原先素樸荒僻的移民村轉變成溫暖美麗的家園,2006年9月本人也曾經親自走訪牛犁社區,對於社區民眾同心協力走過這段艱辛過程的印象極為深刻;本屆「菩提獎」的得獎團體是「中華台灣國際搜救協會」,他們長期來出生入死、救苦救難,可以說是我國人同胞心中真正的「活菩薩」。
  本屆的「鳳蝶獎」則是由「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獲得,基金會長期鼓勵女性參與台灣民主化,並展現保護生活環境的決心與毅力,值得肯定;本屆「百合獎」的得主則是長期為荷據時代台灣史努力奉獻的江樹生教授,江教授遠渡重洋到荷蘭研究台灣史,為我們徒手挖出三百多年前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如寶藏般的原始台灣史料,可以說江教授才是台灣歷史研究真正的「國寶」;本屆「青年創意獎」的得主是閃靈樂團的主唱Freddy 林昶佐先生,Freddy與閃靈樂團將西方重金屬搖滾結合台灣歷史、文化元素,在國際舞台上用音樂傳遞出鮮明的台灣標誌,讓全世界透過音樂來認識台灣,閃靈的音樂代表了台灣2300萬人民長期被國際社會漠視的呼喊,閃靈走出去,代表的是台灣躍上國際舞台,這也是文化外交最佳的典範。
  最後,要對本次的主辦單位、評審委員與工作同仁的努力與辛勞表達感謝之意。也要再次恭喜在座的得獎者,各位就是文化深耕的典範,各位就是「台灣價值」的所在,各位就像稻田裡默默耕耘的文化農夫,將灑在台灣溫暖大地上的文化種子,深耕成為堅實而飽滿的精神食糧,讓多元而豐富的文化元素,成為台灣2300萬人民共同的驕傲。期待透過這個獎項的肯定,能夠鼓舞、激勵更多的國人同胞繼續努力,為台灣也為世界創造更多元豐富、更光彩奪目的文化資產。感謝主辦單位、感謝贊助單位,敬祝今天的晚會順利圓滿成功,各位得獎者暨家屬、各位嘉賓、各位朋友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