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6年09月29日
副總統出席「2007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出席在台北世貿中心舉辦的「2007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除應邀致詞,並頒發長青發明人、少年發明人、綠色環保發明及熱心參與等獎項,期勉業界繼續研發創新,讓台灣更好、世界更進步。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看到現場來自各國的科技先進,甚為欣喜,因為這代表了讓世界走進台灣、認識台灣,進而熱愛台灣。她告訴現場參展賓客,陳總統推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讓台灣能見度愈來愈高,雖然入聯這條路已走了許久,但正式以台灣名義叩聯合國大門則是頭一次,意義不一樣。
  副總統表示,她自2000年上任以來一直致力推倡創新科技,在大家一起努力下,台灣已不再像以往只是加工、代工,而是由MIT(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成為IIT(Innovated In Taiwan,在台灣研發),今天的展覽無疑是IIT的成果展現。
  提到創新科技發展,副總統以肯定的語氣表示,全世界193個國家,只有台灣未加入聯合國,即便如此,台灣的高科技發展與表現卻在世界上舉足輕重,根據世界經濟論壇評比,台灣的全球競爭力2000年為世界第10名,2004年為世界第4名,去年因評比方式改變以及許多因素,台灣排名倒退至第13名,可以說是一項警訊,值得產官學界共同關注;但在科技指標方面,台灣的表現亮麗,連續幾年高居全球第3名,則讓政府及國人同感驕傲。
  副總統指出,陳總統也相當重視台灣科技研發創新產業,因此積極提升研發經費,希望能達到佔國內生產毛額(GDP)比例百分之3,此外,在美國獲得專利的台灣研發產品高居世界第3位,相當不容易,因此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對全球創新競爭力評比中,台灣在2000年至2002年排名世界第8,2007年則排名世界第6,未來大家仍要繼續努力,讓台灣的創新研發成果在世界發光發亮。她強調,台灣產業由MIT到MBT(Made By Taiwan)而IIT,絕對是展現台灣價值與創新能量,今天展覽的成果不僅讓大家看到台灣的智慧與經驗,同時也是台灣與全世界接軌的出路與活水源頭。
  副總統再度重申「人文與科技結合、本土與國際接軌以及傳統與創新兼具」理念的重要,尤其以往人文與科技兩範疇幾乎互不相往來,因此產生落差,但科技必需正確使用,才能造福人類,正如她常說的,科技必須加上好人,才是好科技,政治加上好人才是好政治,人文與科技是一體兩面,需要相輔相成,才能走出左手不知右手的困境。
  副總統也指出,台灣非常願意與世界分享科技經驗與成果,因此近幾年來透過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機制,至今已提出APEC數位中心第二期計劃,期盼藉此縮短世界的數位落差,讓全世界一起享有數位人權;她並以「生活、生產、生態、生命-四生共榮」理念來期勉所有科技業者,在追求科技發展之際,不要忘記維護生活品質、體會人生價值以及生命的真諦,因為只有「四生」得到均衡發展,人類的生命才算完整,世界也才能進入一個美麗境界。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