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6年08月14日
總統接見外交部「第11期駐外館長集體返國述職研習」活動之駐外館長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外交部「第11期駐外館長集體返國述職研習」活動之駐外館長,期許駐外館長致力爭取國家利益及加強我國與駐在國雙邊實質友好合作關係。
總統在聽取駐外館長工作心得報告後表示,公投入聯的訴求不但有必要性,還有功能性,最重要的是,這並沒有改變現狀,而是在極力捍衛並避免現狀被改變,因為中國一再宣稱,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到底台灣2,300萬人民是否同意?他強調須由2,300萬台灣人民來選擇、來決定。
總統並強調,今天要改變、要破壞台海現狀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對岸的中國,我們反對、我們拒絕、我們沒辦法同意並接受所謂台灣是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的說法。
總統回應內容全文如下:
再次向各位館長、代表、處長與總領事致上最高的敬意與感謝之忱,感謝大家以及駐館處同仁與寶眷長期的辛勞與貢獻,各位站在外交的第一線,不管有沒有邦交,我相信大家都非常的辛苦,可能努力了五分、七分,得不到三分的報償,但是我們還是覺得路是人走出來的,必須爭取國家最大的利益,還是有很多的地方可以努力,也不能以目前的成果或進展為已足,希望能更進一步強化彼此的實質友好合作關係,而且也希望為台灣的外交找到一些活路跟生路,不管怎麼講,都是要靠大家及駐館駐處的同仁再更努力。
今天只有一個焦點議題,那就是有關公投入聯乙案,希望大家無論如何要作最好的代言也好、辯護也好,都還要再加強,因為確實有很多的國家,也有很多的人不了解為什麼我國政府還要這樣的推動與爭取,就像我一再的向美方請教,到底哪裡錯了?以台灣的名義要加入聯合國,我們希望透過公投的民主程序來凝聚我們內部的力量,也希望全世界都能夠聽得到台灣2,300萬人民的聲音。
其實大家也了解,不管是公投的民主程序、用台灣的名義加入聯合國,這些都是台灣2,300萬人民的基本人權,也是2,300萬人民的集體人權與政治人權,很多的理論大家都非常的清楚,很多聯合國的相關業務與工作,大家也都比我來得了解。
我們也一再的跟美方提到,你說到底有沒有必要,你的理由是說台灣社會已經有77%以上的民眾支持,為什麼還要再來一次的公民投票?這個理由很簡單,如果說民調顯示什麼樣的情況之下,有關的投票都可以免的話,那很多的選舉都可以取消、黨內初選也可以取消,那大選更不用說,全部以民調來作準就好了。
就以美國為例,目前希拉蕊在黨內初選領先,一樣的朱利安尼在共和黨黨內初選也領先,如果說按照民調他們兩位都領先,是不是兩個黨都不要再進行黨內初選的投票,就馬上宣布他們兩位分別代表民主黨跟共和黨角逐美國2008年的總統大選?我相信還是要進行黨內的投票、黨內初選的投票;一樣的,你說今天整個全國的民調說哪一位領先,好比說有人講希拉蕊在兩黨的全國民調裡,她是最有勝算的一位,如果這樣的話,那是不是可以也不必在明年的11月舉行大選投票,就由民調決定就好?所以這些都是相同的道理,民調只是一個參考,真正的民主程序就是一票一票的投出來,所以到底2,300萬的台灣人民有沒有這樣的強烈意願,必須透過公投的民主程序來展現,所以我們認為不是沒有必要,而是非常的有必要。
第二就是到底有沒有功能、到底有沒有效果?美方講說縱使通過了公投,還是進不了聯合國;我們非常的清楚,今天縱使公投通過、超過高門檻公民數的二分之一,而能夠通過公民投票,還是要回到原點,仍然必須要透過聯合國申請入會,所以中國仍然有否決權,這些我們都非常的清楚,但是也不能夠因為中國會行使否決權,甚至美國會反對,我們就放棄各種的可能、努力,何況過去從1993年開始,為了參與聯合國,努力了14、15年,過去不管是重返聯合國也好、或者用中華民國的名義也好、或者用中華民國(台灣)的名義也好,這些我們都曾經努力過、也曾經試過,事實證明我們跟中華人民共和國爭所謂中國代表權的問題,一點意義都沒有。
我們不跟她(中華人民共和國)爭,中國就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來代表,但是問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代表中國,並不能夠代表台灣、不能夠代表2,300萬台灣人民在聯合國應該有適度代表的問題,並沒辦法真正的解決,也沒辦法解決。所以2758號決議已經非常的清楚,一百五十幾個字從來沒有一個地方提到「台灣」這兩個字,一樣的,在一百五十幾個字裡也沒有提到中國曾經宣稱或者主張對台灣擁有主權,或者曾經提到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這些都是鐵的事實。
所以我們認為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這是我們不得不的選擇,這部分我們希望凝聚內部的共識與意志,很難得的,在國內政治歧見非常大的情況之下,很難得的在入聯議題朝野能有共識,就是能夠支持我們應該要加入聯合國,所以到底要用什麼樣的名義,縱使國民黨的版本,他們的提案內容也不排除用台灣的名義,這是很難得有交集的地方。所以透過公投的民主程序,我們就可以看看到底有多少的人民支持這樣的訴求,因此我覺得它的功能絕對是非常大的,而且我們一直希望全世界都能夠聽得到台灣2,300萬人民的聲音,透過這樣一個民主公投程序絕對是非常和平的,而且是最沒有挑釁的,這點我們還是希望繼續努力下去。
我們不但有必要性,還有功能性,最重要的我們認為這並沒有改變現狀,而是在極力捍衛並避免現狀被改變,因為中國一再宣稱,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到底台灣2,300萬人民是否同意?這不是我作為總統說了算,我相信也不是外交部長一個人說了算,而是要由2,300萬台灣人民來選擇、來決定,所以我們認為今天要改變、要破壞台海現狀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對岸的中國,我們反對、我們拒絕、我們沒辦法同意並接受所謂台灣是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
如果透過公民投票展現2,300萬台灣人民絕大多數的聲音,就可以知道中國的主張是沒辦法獲得2,300萬台灣人民的認同與支持,今天如果有人要唱和、要逢迎,甚至要討中國的喜歡、拍中國的馬屁,今天2,300萬台灣人民公投的結果,應該是可以讓他們有一些當頭棒喝也好,或者有一些重新省思、重新檢視他們的政策對不對也好,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絕對不是在改變現狀,用台灣的名義也不是在改變我們的國號,就像我們用「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參加WTO(世界貿易組織)、用Chinese Taipei參加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完全一樣,用台灣的名義只是因為台灣是我們的母親,用台灣的名義這是最強而有力的、也是最美麗、最動聽的名字。
我們希望大家在駐處駐館、在外交的第一線,能夠為政府入聯公投政策辯護,我相信很多只要我們講清楚,慢慢的他們就會了解,縱使剛開始有些誤會,也因為了解之後,他們就不再反對,即使沒辦法支持,但是希望他們能夠尊重、能夠理解為什麼我們要走這條路,這是一條正確的路,這是一條對的路,我們不能夠放棄,而且必須要堅持,只要我們能夠堅持,走出第一步那我們就可能走出第二步,如果我們第一步不敢踏出,或者踏出之後我們又把腳縮回來,那可能我們都站不住,這是我比較憂心的地方。
為了守護台灣、為了避免、為了拒絕台灣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我們希望大家不分朝野、不分黨派、不分彼此能夠攜手努力,很多地方必須要靠各位代表、處長,包括總領事在駐地為台灣發聲,大家辛苦了!
「第11期駐外館長集體返國述職研習」之駐外館長,包括駐日本代表許世楷、駐世貿組織代表林義夫、駐波蘭代表鄧祖琳、駐巴西代表周叔夜、駐土耳其代表劉國興、駐約旦副代表林進忠、駐波士頓處長楊國棟、駐舊金山處長廖偉平及駐巴拉圭東方市總領事陳家駿,下午由外交部長黃志芳帶領,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其邁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