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6年06月22日
總統於福山植物園與總統府記者聯誼會茶敘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在福山植物園與總統府記者聯誼會茶敘,除就時政表達看法,並答覆記者提問。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非常高興,能夠跟各位記者朋友,從台北來到宜蘭員山,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台北縣的烏來,非常高興難得有這麼好的機會,進到福山植物園,我們可以作最好的見證,同時也有最深刻的感受,作一個台灣人,真的是福氣,我們看到水蓮花,賞到小鸊鵜,我們也看到很多非常溫馨感人的景象,就在福山植物園,園中的台灣獼猴相互理毛,這麼樣的快樂,甜甜蜜蜜,讓我們好不生羨,這叫做和解共生;當然我們也看到很多的楠樹,或者樟樹,上面長滿了很多的附生植物,多到三十種、四十種、甚至五十種,同一株樹可以長這麼多東西,大家和樂融融,其實這也叫做和解共生。除此之外,我們也看到台灣扁柏、台灣杉,當然就像我們剛才所介紹的,看到台灣山羌、看到台灣獼猴,沒有人想到有一天台灣扁柏會被稱為所謂的「中華台北扁柏」,台灣杉也不可能被改名為「中國台灣杉」,我相信台灣就是我們最親切的名字,也是最真的名字,我們最喜歡的名字,也是一直引以為榮、為傲的名字,不管叫做台灣杉、台灣扁柏、台灣山羌、台灣藍鵲或者台灣獼猴等等。
過去一整年發生很多的事情,從去年八、九月的「紅衫軍之亂」、十月十號所謂的「天下圍攻」、年底北、高兩市的選舉,接下來民進黨總統及立委提名黨內初選,還有最後總統候選人的產生,緊接著又是內閣改組,積極布展新局,不但府、院、黨、黨團都很忙、各位跑府線的記者朋友更忙,一直希望能夠有機會帶記者朋友出來走一走、能夠聚一聚。本來是在端午節連續假期之前,但是由於跟「警大」畢業典禮撞期,所以延到今天,非常的抱歉,不過我還是要祝福大家端午佳節愉快、闔家平安喜樂。
當然為了今天的行程,我們也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伴手要送給大家,就是這一本「深耕台灣、迎向世界」─執政七年圖文集。前天下午才從印刷廠送來。圖文集裡許多的場景大家應該不會陌生,許多記者的朋友也曾經在現場,尤其是出訪的部分,大家絕對不是旁觀者,同樣也是事件的當事者、歷史的見證者、參與者,這一份圖文集不只是屬於整個執政團隊,更是屬於大家所共有,詳實記錄了我們一起打拼的歷程與記憶。
這本圖文集的名稱「深耕台灣、迎向世界」正是過去七年執政最具體的寫照。先要有台灣、先要能確保台灣的國家主權不受任何的威脅與侵犯,才能立足世界、迎向世界,並與世界接軌、與國際同步。
日前本人接見「美國傳統基金會」佛訥會長時曾經提到,希望於明年大選,將能夠一併舉行「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的公民投票,以彰顯台灣是一個愛好和平的主權國家。依據聯合國會籍普遍化的原則,台灣有權在聯合國擁有自己的席次,同時,我們也認為「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不但沒有違背對國際社會、尤其是對美國政府及布希總統過去所作的承諾,更符合台灣社會的主流民意,用台灣做我們最好、最美麗、也是最有力的名字,積極參與國際社會。
針對本人有關「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的發言,引起各方的關注,美國國務院日前表示反對的意見,對此我們會繼續與美方溝通,強調這是台灣民主深化的一部分,絕對沒有任何升高台海的緊張關係的意思。
更重要的是,中國國民黨的馬前主席對此表示:「台灣有兩千三百萬人口,在聯合國卻沒有適當的代表,中國大陸在聯合國不能代表兩千三百萬的台灣人。我們支持任何可行的方式,讓台灣在聯合國恢復代表性。」對於馬前主席的發言,我們要表示百分之百的肯定。
馬前主席終於清楚地認識並瞭解,今天政府積極推動爭取加入聯合國的工作,不是為了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來爭辯「中國代表權」,而是為了處理並解決「台灣代表權」。「中國代表權」的問題早就已經透過聯合國2758號決議獲得解決,但聯合國從來沒有處理「台灣代表權」的問題。台灣作為一個愛好和平的主權國家,我們有權要求在聯合國要有適當的代表,這是我們長期努力爭取的目標。馬前主席能夠突破「中國代表權」的迷思,明白的宣示「中國大陸在聯合國不能代表二千三百萬台灣人」,必須「讓台灣在聯合國恢復代表性」,證明推動台灣加入聯合國已經是朝野與全民的共識。至於還沒有形成共識的部分,例如,應該以什麼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就讓我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讓二千三百萬的台灣人民,透過辯論、討論,最後形成最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共識,以訴諸直接民權的方式來決定,讓台灣申請加入聯合國的運動,成為深化台灣民主最重要、同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國國民黨馬前主席雖然對「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似乎有所保留,但強調要以「對台灣有利、符合台灣尊嚴」的方式加入聯合國。言下之意,好像「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無法滿足「對台灣有利」、「符合台灣尊嚴」這兩項標準。
如果馬前主席真的這樣認為,我們誠摯的希望馬前主席能夠具體的「明示」,到底要如何才能夠以「對台灣有利、符合台灣尊嚴」的方式加入聯合國。如果馬前主席所提出的具體主張與我們的有所不同,我們也會給予尊重,甚至如果有需要協助成案,我們也願意盡一切的努力,讓這些不同的主張與訴求,一起交付公投,由全民來作最後的決定。
再過幾天,就是七一香港回歸中國十週年,經過十年的檢驗,證明所謂的「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全部是謊言。香港人民現在最渴望的是民主、是普選,但因為香港並不是一個主權國家,港人沒有當家做主的權利,因此香港也喪失了享有民主的權利。
台灣與香港最大的不同,也是我們極力捍衛的地方,就是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人民擁有國家的主權,因此台灣人民能夠享有民主的權利。我們能夠直接選舉我們的國會議員、選舉我們的總統,甚至有公民投票的權利,這些都是港人可望卻不可及的地方。
馬前主席始終堅持以所謂的「九二共識」作為推動兩岸關係的基石,但同時對所謂的「九二共識」卻一直存在著錯誤的認識,甚至對中國的態度也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這不但直接威脅台灣的國家主權與安全,更直接危及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所享有的自由與民主。
姑且不論根本沒有所謂的「九二共識」,海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先生在他所寫的「勁寒梅香」一書第266頁特別提到,「九二共識」 是陸委會前主委蘇起在2000年4月28日所創造出的新名詞,距離92年已有八年的時間。
馬前主席說「九二共識」是指「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在這裡,本人要非常嚴肅、非常慎重的請問馬前主席,中國方面上自江澤民、胡錦濤兩位前後任的國家主席,下至國台辦的任何官員,沒有一位曾經表示過「一中」可以「各表」。
對中國而言,所謂的「九二共識」等同於「一個中國原則」,就是「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完全沒有任何可以「各自表述」的地方。接受所謂的「九二共識」,就等於接受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也就等於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是人家的特區、人家的地方政府。
海協會是海基會的對口單位,相當於國台辦的直屬單位,在2005年6月,也就是「連胡會」之後,在其所出版的「九二共識歷史存證」這一本由中國官方所發行的刊物中,其中第12頁提到92香港會談:雙方以各自表述的方式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是共識,而對「一個中國」的內涵雙方未談,根本沒有共識。緊接著第13頁更明白的寫到「台灣當局…公然將海協與海基會1992年達成的在兩會事務性商談中『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口頭共識歪曲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並把一個中國表述為歷史的中國,而現在是『階段性兩個中國』。這與兩會當時達成的口頭共識根本是背道而馳。台灣當局已不是在遵循一個中國原則,而是搞『兩個中國』。」
換句話說,中國官方從來不接受所謂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在中國的眼裡「各自表述」等於是在搞「兩個中國」,是完全無法接受的。對中國而言,所謂的「九二共識」就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因此,堅持所謂的「九二共識」等於「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就等於放棄台灣的國家主權,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因此,要再一次誠摯呼籲馬前主席務必要搞清楚所謂的「九二共識」到底是什麼,更要搞清楚中國方面對所謂「九二共識」的解釋與堅持是什麼,不要自己受騙上當還不自知,或者是天真幻想心存僥倖,不但自己騙自己,還要來欺騙二千三百萬的台灣人民。
馬前主席如果真的想做一些「對台灣有利、符合台灣尊嚴」的事,就請不要阻擋或杯葛「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的公民投票,同時也請不要再推銷所謂的「九二共識」、積極為「一個中國原則」及放棄台灣的國家主權而鋪路。
總統與記者問答內容全文為:
提問1:總統您好,總統您剛才提到推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您無意升高台海的緊張關係,但現在美國很明白的表示他們並不支持這項公投,那是不是表示未來不管美國是否支持這項立場,總統依然會推動公投,那如果繼續推動這項公投,會不會影響台美的情誼與關係。另外還想請教總統的是,您在拋出這項議題之前,有知會美方或溝通嗎?
總統:大家都非常清楚,美國一直把台灣成功的民主故事向國際社會來介紹並表揚,我們感到非常的欣慰,而且也非常的感激。過去幾十年來,沒有美國政府的支持和鼓勵,台灣的民主鞏固跟深化絕對不可能有今天。今年剛好也是解除戒嚴的二十週年,在二十年前,台灣還是一個戒嚴統治的國家,所以從威權走向民主,台灣仍然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國家,美國政府、美國國會,美國人民給我們的支持與鼓勵,讓我們有信心走到今天。
但是我們也必須瞭解,當民主愈鞏固深化後就會讓大家更瞭解到,今天不是只有打倒威權、推翻威權,或者說只有民主的選舉。民主走到最後,有一天我們不是只是要爭取選舉的權利要來選人,我們也是要來爭取當家做主的權利,之間也包括對經濟等重大議題的關心和最後的決定權。所以在過去幾年我們可以瞭解到,我們曾經訴求、也積極的在推動像公民投票這樣的普世價值跟基本人權,如果在台灣的這塊土地能夠深耕,能夠成為台灣人民生活的一部份,不要又是所謂的政治禁忌,不要把公投這樣的普世價值、基本人權等同於或者視為所謂的洪水猛獸,甚或等同戰爭跟災難,所以2003年我們執意要推動有史以來第一次全國性公民投票,我們並不認為一定要有所謂的公民投票法,縱使沒有公投法我們也可以公投,這是憲法國民主權的基本要義跟核心價值,但是後來我們也完成了歷史上第一部的公投法,那是2003年的事情,美國非常的關心有了公投法,台灣政府真的要推動公投嗎?台灣的人民真的有公投的權利跟機會嗎?
大家應該還沒有忘記,當時我曾經寫了一本「相信台灣」的書,其中有一段特別提到,有人認為推動公民投票,推動防禦性的公投是票房毒藥,對台灣不利,對台美關係也無助益,甚至會引發台海的戰爭等等,我說我寧願落選,我寧願總統連任失敗,也要推動有史以來第一次的全國性公民投票,我要繼續的鞏固台灣的民主,深化台灣的民主,這是我們必走的一條路,當時美國方面也給我們很多的指責和批判,也讓很多人對於選情非常的擔心,但是我還是覺得我們不是為了選舉,我們是為了台灣,作為台灣的國家領導人,為了台灣,我必須讓公民投票這樣的普世價值,這樣的基本人權,能夠深耕在台灣這塊土地上,而且讓它茁壯。
接下來大家應該也還記得2006年我要廢統、終統,因為我們不只有了公投的法律規範,我們不只舉行過第一次的公民投票,我們不只把公投這樣的精神納為憲法的條文,完成公投制憲,最重要的是,當我們有了公投的權利,特別是對台灣的未來,我們一樣享有公投的權利,不能夠只是一種虛有其表的公投權利,結論人家都已經幫你作好了,那就是台灣的未來、台海兩岸未來何去何從只有一個選擇,只有一個結論,那就是終極統一,我們認為這完全違背國民主權的原理,違背主權在民的精神,我們必須要把它打破,必須要把它推翻,所以我們必須要廢掉,要終結掉所謂的國統會、國統綱領。
當時大家也瞭解到,美國方面也給我們很多的指責,甚至批判,甚至公開的表示我們在推動所謂的「對現狀的改變」,這是違背個人對國際社會、對美國政府、對布希總統所作的承諾。我們非常的辛苦,面對很大的壓力,最後我們還是非常的堅持。我們必須要做對的事、走對的路,最後終於終統,終於廢統。一樣的道理,在今年我們要推動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WHO,很多人也覺得不以為然,甚至認為這是違背我的「四不」承諾,這是對現狀的改變。但是我們認為,這是2300萬台灣人民的衛生人權,是2300萬台灣人民的集體人權,是不可以剝奪的,是不可以限制的。後來我們在各方面的壓力之下,我們不但得到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台灣民意的高度支持,更重要的5月11號立法院不分朝野黨派,能夠給予一致的決議通過,支持政府推動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
但是當我們有這樣一個將近百分之百的民意支持,我們有百分之百的不分朝野政黨在立法院的決議通過,還是有些國家說這是台灣對現狀的改變,這是阿扁總統對於「四不」保證的背棄跟違逆。所以走到今天,我們認為,為什麼我們沒辦法成為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的一員,就是因為我們不是聯合國的正式會員,這才是根本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們認為接下來的工作不是為了選舉,而是為了台灣,為了2300萬的人民,我們享有政治人權,我們享有基本人權,這正是美國1979年台灣關係法(TRA)所揭櫫的,美國把維護並促進台灣人民的人權視作美國的目標。所以,對於一些不同的指教,不同的保留意見,我們都非常的尊重,也非常的感謝。
但是我們認為還是要持續的溝通,過去的歴史,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路是人走出來的,我們要走對的路,我們要做對的事,我們應該要堅持,我們不應該猶豫,我們也不應該退縮,這個就是作為台灣總統的我的職責,也是我的任務跟使命。我希望能夠在任內來推動,能夠走出第一步,讓接下來的人,讓明年的新總統,讓明年接下來的新政府,不必再這麼樣的辛苦,東怕西怕,怕中國又怕美國。所以在我最後的一年,我希望能夠為未來的新總統,接下來的新政府,披荊斬棘,能夠為台灣走出一條活路,一條新的康莊大道。走出第一步最困難,有第一步之後,我們就有第二步,就有第三步,第一步不一定成功,但是接下來的政府就好做了,接下來的政府,接下來的總統,他的壓力就可以相對比我還輕了,所以,我願意擔這個重擔,擔更重的重擔。
提問2:總統您剛提到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這個公投案,這裏有個邏輯上的矛盾問題,總統您認為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這個公投案沒有改變現狀,我想請問,台灣要加入聯合國就是要改變台灣在國際社會被孤立的現狀,如果依照總統您的說法,這跟改變現狀無關的話,可不可以清楚地告訴我們,為什麼要推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再來就是,如果依照美方的說法,這是改變現狀,那在美國的壓力底下,總統您還會繼續推動這個案子嗎?還有就是,台美雙方對於現狀的認定又是什麼?日前薄瑞光來與總統談話,到底又傳遞了布希總統什麼樣的訊息?然後,2008年的公投跟2003年的公投又不一樣,因為這個公投是由下而上,如果美方要求總統您撤回,甚至於希望您作為總統,可以讓民進黨不要去推這個案子,總統面對這個由下而上的公投案,您有什麼權力來勸阻?
總統:AIT理事主席薄瑞光這一次來,沒有任何的傳話,沒有傳遞布希總統或美國政府的任何意思,這是必須要說明的第一點。我們認為,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是為了確保現狀,如果不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成為聯合國的正式會員,就沒辦法確保目前台海的現狀。台灣作為一個主權的國家,要如何確保,不是用嘴巴說的。
我相信對我們來講愈來愈不利,因為從這一次我們申請要加入WHO以及在OIE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年會裏,我們所碰到的一些問題,中國已經講得非常清楚,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包括台灣在內,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包括台灣在內。包括剛才我特別引經據典告訴大家所謂的「九二共識 一中各表」,中國只承認一個中國這樣的共識,而否定了雙方有各表的共識與空間。所以已經講得非常地清楚,不要再騙自己,我們也不要再自我麻醉下去。今天人家要讓我們死、要讓我們亡,我們自己都還不知道。如果說過去不知道,現在應該知道了。過去幾年的經驗告訴我們,2千3百萬的台灣人民也應該要覺醒了。我們今天還沒死,不是不會死,但是我們不能夠等死,我們不能夠慢慢地走向死亡而不自知。
所以我們必須要走出一條活路,不一定一步到位,也不是一蹴可幾,但是我們必須要讓全世界的人都聽到2千3百萬台灣人民的聲音,我們捍衛台灣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的意志與決心。所以,若沒有這麼做,是現狀被改變,是現狀被破壞,我們必須要確保,我們必須要捍衛。所以我們要推動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接下來,我們要進行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的公民投票。既然這是由下而上的一個直接民權的提案,我們是一個民主法治國家,一切按照憲法的秩序、依照法律的規定來進行。作為總統,我不但不能壓制,我不但不能夠隨便取消,反而必須要順應民意,而且要遵守憲法與有關法律的規定,這是我的義務,我們感謝美方的關切,我們會持續跟他們溝通。
提問3:總統,剛剛我們聽到您要推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決心,不過,我們知道,包括您還有呂副總統接下來就要出訪了,在美國的反對之下,您是寧可不到美國過境也要推動這個公投嗎?另外,上一次的公投其實都沒有跨過門檻,您會不會擔心這一次您推動這一項公投,萬一也沒有跨過門檻怎麼辦?那難道台灣就不要推動以台灣的名義加入任何的國際組織嗎?
總統:7月初呂副總統就要出訪,也要過境美國,初步我們瞭解到有一些協商、有一些默契。其次,個人要到中美洲開峰會,這也是正在進行的事,就在8月份,我們沒有任何的改變,到時候還請記者朋友能夠同行,給我們指教,因為接下來有三大峰會要召開,不只是中美洲友邦的元首峰會,也包括以非洲友邦元首的峰會,跟太平洋島國的元首峰會,所以接下來的幾個月我們非常的忙碌、也非常的辛苦,特別是外交部駐館、駐處,大家都非常的賣力、都非常的努力,我也必須要給予他們最高度的肯定及嘉勉之意。
當然,我們都瞭解到台灣的未來、台灣的前途、台灣的命運比什麼都重要,比政黨重要、比選舉重要、也比個人重要,像這次有一些美方的朋友私下提醒我說你這樣做會不會影響2008年的總統大選?民主進步黨的總統候選人支持嗎?他有沒有不同的保留意見?我非常清楚的告訴他們,就像昨天我們總統候選人、謝長廷前院長所說的,推動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的公民投票,不但是陳總統的主張,是民主進步黨的主張,更是作為總統候選人謝長廷先生他的主張,這樣的一個議題,在民進黨內部、在政府部門,我們都是一致的。
何況這一次,就像我們要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WHO,能夠得到跨黨派不分朝野政黨的一致支持,今天以台灣的名義來申請加入聯合國,我不曉得有什麼樣的理由要來反對,今天用公民投票的方式來表達2300萬台灣人民對於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的強烈意願,縱使我們沒辦法一步到位、一次成功,但是能夠凝聚台灣內部的力量,不但是一個國家共同的命運體,對於台灣要成為聯合國的一份子,大家都有這樣的共識與結論,這與2004年我們舉行防禦性的公投,朝野之間有非常大的歧見,可以說不可同日而語。所以接下來我們要推動公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我們會得到的支持,一定會超越2004年3月20日的防禦性公民投票,我們有這樣的信心,我也相信中國國民黨,包括他們所提出來的總統候選人馬前主席也會記取2004年的教訓,這次不會再重蹈覆轍了。
提問4:請問總統,國務機要費的釋憲案前幾天已經出來了,現在大家很關心案子的發展,不曉得您對釋憲案的看法怎樣?還有根據大法官釋憲文的意旨,您認為進行中的審判案是不是應該停止?另外有關大法官的提名,我想近期內可能他們有些人任期也到了,不曉得總統如何處理?外界也有一些解讀,認為大法官就這個釋憲案與提名關係之間可能有一些瓜田李下的關係,不曉得總統您怎樣看待?
總統:司法院大法官會議第627號的解釋終於出爐,我們非常的感謝、也非常的尊重司法院大法官的辛苦與解釋,我也相信接下來法院方面怎樣進行相關案件的審理。當然我不是法官,我也不是檢察官,我沒辦法來做任何的判斷,但是作為司法的一部份,大家一定會非常的重視、尊重並依循大法官司法會議第627號解釋的意旨與精神,其中提到與總統有關的部分,我也會秉持相同的旨趣給予尊重,不僅如此,也會依循相關解釋內容與精神作相關處理。至於提到接下來關於大法官提名的部分,四年前對司法院大法官新制作首度提名,共15位,包括院長、副院長全部獲立法院同意通過,其中有七位8年,八位包括院長、副院長是4年,於9月底10月初將任滿,之前須作提名,目前均在作業當中,也請各相關單位給予推薦,而各單位與團體也推薦相當多優秀的人選,在此表達由衷感謝之意。因此本人一定要在九月立法院新會期開議前提出院長、副院長等8位新任大法官名單,也希望立法院能給予指教,行使同意權,而不止司法院大法官到期,審計長也到期,因此會在相同時間一併提出審計長人選,爭取立法院支持通過,至於大法官提名與627釋憲案有無關係,是誤會、也是扭曲,因為其中七位的任期是八年,無論提名誰,這七位均不受影響,現任八位雖有幾位即將任滿,但他們的任期已到,不可能再連任,不管是什麼釋憲解釋,都會在9月底任滿離開,所以第627號的釋憲大法官,無論是任滿或接下來要做四年的都沒有關係。
提問5:最近幾天總統為何以最快的速度特赦楊儒門,雖如此,但楊家似乎並不領情,對此您有何看法?
總統:總統做應該做的事情,總統做任何事情不會讓所有的人滿意或獲得百分之百的掌聲,但需對人民、歷史與自己的良心負責。正如剛才所說公投及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議題一樣,一定會有很多的壓力及雜音;如這次特赦楊儒門,雖有來自外界和當事人及其家人很多的意見,但是我必須做對的事,必須作對得起自己良心的事,雖然他以爆裂物引起社會大眾的恐慌,來訴求公共重大的議題,在手段上是有爭議的,但縱使手段可議而其情可憫,他關心農民的權益,政府亦能感受到其訴求的精神,此次他也呼籲政府能重視農民的問題、傾聽農民的聲音,這是對的、應該的,雖然政府一直以來都在做,但也許做得不夠多、不夠好,政府也需虛心檢討;就如楊儒門的阿公所說:阿孫,要好好的做人,這就對了。
我無需別人或他的家人給予掌聲,更無需任何人給予肯定。其實在楊儒門「白米炸彈客事件」發生後,便一直想著是否能為他做些什麼,過去我曾特赦為了勞工權益臥軌的勞運領袖曾茂興,之後發生為農民權益的楊儒門「白米炸彈客事件」,也絕對會給予關心,當時便希望特赦他,但特赦需等案子判決確定,在第一審判決他有罪,他還沒放棄上訴之前,也曾想過是不是能為他行使豁免的特權,在他放棄上訴,判刑五年四個月的刑期時,也考慮過是否要特赦他,但各界對政府在當時的時間點特赦楊儒門有不同的意見。
楊儒門經過服刑將近三年,獄中表現良好,也獲得大家肯定,經徵詢法務、警政、行政等相關部門的意見,當然也參考減刑條例並沒有將楊儒門納入,立法院不分朝野黨團亦通過附帶決議建請總統對楊儒門特赦,這些聲音我都聽到了,因此一直考慮何時做,這幾年我一直想做的事這次終於做到了,並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我曾經待過牢,因此特別能夠感受坐牢的心情,如果能少關一天,就好一天,別說一天,就算是一個下午也好,能呼吸到自由的滋味不是別人可以想像的,非常高興他終於出來了。
提問6:請問總統,之前一直有傳出對謝前院長的副手搭檔,一直希望促成所謂謝蘇配的選項,不知總統的意思如何?若謝蘇配無法成局,總統有無建議人選?對於蘇前院長未來的位子,有沒有建議方案?
總統:非常感謝大家的關心,我已經說過好幾次,我也是過來人,而且依照民主進步黨有關總統副總統候選人的提名機制,副手的搭檔人選,是由已經出線的總統候選人決定。
當然外界大家都可以關心,也可以有一定的想法,最重要的還要是尊重謝長廷總統候選人他的考量、他的決定,當然大家也可以很熱心,不過最後的決定權仍然在我們謝總統候選人。我們也相信,謝長廷總統候選人一定會有他的考量、一定會有他的評估、也一定會有他的一些綜整的想法,各界的意見應該要參考,也值得參考,但是都不能夠拘束他、限制他最後的提名與決定。
個人也曾經以過來人的身分,不管是2000年也好、2004年也好,我對於副手人選決定的經驗,以及在當時的時空背景所作的各方面考量,我毫不保留提供給我們的謝總統候選人作為重要的參考,但是我要說的也是僅供參考,我沒有任何的決定權,我只有尊重,也希望大家都能夠尊重謝長廷總統候選人的決定。所以我們也不必太急,是誰或者在什麼時間點,要做這樣一個決定與宣布,我們一切尊重候選人。
提問7:總統您剛談到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時候,您提到說您願意踏出第一步,讓下一屆的總統跟政府不需怕中國、怕美國,請教您在明年5月19日任滿前,您還有哪些計畫為下屆總統與政府排除壓力?
總統:說來各位也不一定會相信,在我的任內,在我的最後一年,能夠好好的推動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的公民投票,我知道這是很難的事情、很難做的事情,這絕對是壓力很大的事,這件事要花很多的時間、花很多的心力,也不要貪心能夠做多少,一項做得好、做得平順、做得順利,對台灣的尊嚴要怎麼有利、對台灣的未來要怎麼有好處,光是這一項就做不完了,所以這是接下來我的重大工作,「堅持台灣主體意識、落實社會公平正義」兩大路線,「增加投資台灣,創造就業機會,拉近城鄉距離,縮短貧富差距」等四大施政目標,包括大家都已經知道的、最近都已經耳熟能詳的,對於中下階層、對於中下企業、對於中南部的關懷和照顧的「三中政策」,如何進一步來落實,這也是我們行政部門未來的重點工作,希望提出來跟大家共同勉勵。
當然在最後我以二張圖片,跟大家做個總結,這張大家知道,也在我們「深耕台灣、迎向世界」圖文集裡面的照片之一,我覺得本來沒有這種鏡頭,也沒有這個機會,因為幕僚單位原先的規畫要去霧峰看種田,要看人種田、插秧,你想我這個人怎麼可能站在那看人插秧種田?既然要看,不如就潦下去,他們想這麼潦下去好嗎?不好看,還要捲褲管,接下來又是沾爛泥巴,這種爛泥巴這樣一下去會怎麼樣,我認為潦下去就潦下去,又怎麼樣?捲褲管就捲褲管又怎麼樣?你想要種田、要插秧,你難道能站得直直的?你就要彎下腰,一定要彎腰,沒有彎腰怎麼插秧?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就是這樣子,不然要怎麼吃三餐?農民為什麼這麼辛苦?為什麼我對楊儒門有很多的同情,我要想盡各種辦法,我要赦免他,我一直要等機會,就是這樣的心情寫照。
你想做任何的事情也是一樣,我剛剛說,沒有百分之百的掌聲,一定會有噓聲,有人對你丟石頭,一定會有很多的阻礙橫梗在前,不可能就這麼一路順風,所以潦下去、沾爛泥巴,這都是做一個政治人物應該有的修持與思維,所以這張照片我很喜歡,也希望大家能夠跟我一樣,體會這張照片它代表的意義跟哲思。
還有這張,不在照片集裡面的,這是到新港,一位陳大師送給我的交趾陶,作品的名字叫「挑戰」,你想一個石頭這麼大,要怎樣搬得動?一個人搬不動,就要二個人搬,還搬得氣喘呼呼,你看一個人打赤膊還穿短褲,另外有一個穿台灣背心,也是一起搬,也是滿身汗,你想一個石頭這麼大,要將它移走,要搬開石頭也好,要扛起重責大任也好,靠一個人是不夠的,必須要靠二個人,必須要靠一群人,很多的事情,一人不可能獨力完成,必須要靠眾人之力,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阿扁獨力不能完成,必須要靠大家、靠民進黨的支持、靠政府的支持、靠我們台灣人民的支持,我相信我們絕對有力量承擔重責大任,我們也絕對有力量把任何影響、阻礙台灣未來前途發展的石頭一起搬開,這就是我們的挑戰,我們面對很多的挑戰,我們要迎接很多的挑戰,我們絕對可以贏得各方面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