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6年06月18日
總統接見美國傳統基會會長佛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美國傳統基會會長佛訥(Edwin J. Feulner) 、該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羅門(Walter Lohman)、會長顧問謝佛(Ken Scheffer)等一行三人,除代表政府與人民對其再度來訪表達誠摯歡迎且祝賀他端節快樂外,同時對傳統基金會堅定支持台灣,特別是給予台灣在民主鞏固與深化方面的協助,表達由衷的感謝之忱。
總統表示,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擁有多位台灣問題與兩岸議題的傑出專家學者,對台灣相當關注與支持,他曾在5月與華府「全國記者俱樂部」(NPC)視訊會議中提及1979年「台灣關係法」的議題,這正是該基金會費浩偉(Harvey Feldman)大使在5月22日發表-「我們所定義的」台灣現狀-專文的啟示。費大使是1979年「台灣關係法」的草擬者之一,也是「美國在台協會」的設計者之一,因此由費大使來詮釋「台灣關係法」的精神與內涵,具有絕對的權威。
總統進一步表示,費大使也提到美國政府應重新檢視「台灣關係法」所定義的台灣現狀,台灣應有資格取得國際組織會員身分,包括WHO正式會員,這完全符合「台灣關係法」所定義的台灣現狀,此外,有關台美簽定自由貿易協定(FTA)也符合一個中國政策及台灣的現況。
總統指出,另一位傳統基金會中國問題專家譚慎格(John J. Tkacik,Jr)的言論,也完全符合台灣社會主流價值,特別是對台灣國防應具備攻擊能力、美國政府應檢視不合時宜的台美政策及台美兩國應洽簽自由貿易協定等,以符合兩國共同利益。
總統強調,近日他與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Raymond F. Burghardt)晤面時也再度重申對美國政府、布希總統及全世界所作的「四不」承諾絕對不會改變,而有關堅定台灣主體意識、繼續鞏固並深化台灣民主,則一日也不停歇,在他剩下的一年任期也不會放棄,所以我們特別推動以台灣名義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雖然無法如願,但希望世界能聽到2300萬台灣人民的聲音,而且這項議題更獲得95%的民意及不分朝野黨派一致的支持,這在台灣多元、仁智互見的社會中,實屬不易。此外,對於美國政府無法支持以台灣名義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但仍支持台灣成為「世界衛生大會」(WHA)觀察員及有意義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總統則表衷心銘感。
有關推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UN)議題,總統舉例表示,台灣是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義參與「世界貿易組織」(WTO)、參與奧運名稱則為「中華台北」、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則是「Chinese Taipei」,因此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絕不涉及國號變更,也不違背「四不」信諾,我們仍然認為台灣是最貼切、最強而有力、最美麗,也最耳熟能詳的名字。為了讓世人聽到2300萬台灣人民的聲音,及對參與聯合國的渴望與追求,並盼望能成為聯合國大家庭的成員,因此,我們將透過連署提案,在大選時一併舉行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民投票。
佛訥會長除感謝總統犧牲假期撥冗接見,並與總統就提升台灣自我防衛能力、台美經貿往來及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等議題廣泛交換意見。
美國傳統基金會會長佛訥、該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羅門(Walter Lohman)、會長顧問謝佛(Ken Scheffer),上午由外交部次長張小月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其邁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