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6年06月07日
副總統主持「弱勢學童.陽光未來-小秀才學堂成果」成果發表會
即將卸下兩屆副總統的呂副總統,特別選在她的生日當天送給青年學子一項生日禮物。為了協助品學兼優的家境清寒子女順利完成大學學業,並推廣品德教育,呂副總統今天宣布設置「秀才助學基金」。
此項「秀才助學基金」,由一位白手創業的成功本土青年企業家捐助,台灣心會承辦相關業務並遴聘社會賢達組成審查委員會。助學對象為國中三年級至大學四年級本國籍在學學生,全年學業成績90分或優等以上,品德(操行)分數80分或甲等以上,且其家庭屬中低收入戶或免納所得稅者,或家庭遭遇重大變故,難以順利就學者。
本項助學金額包括各學年學雜費及生活費,生活費每年補助國三學生新台幣3萬元,高中生4萬元,大學生5萬元。
獲得秀才助學金之學生,每學期必須參加「秀才生活營」,並擔任社會服務工作,以培養感恩回饋的情操。
為使本基金能生生不息永續嘉惠優秀人才,受獎者必須於大學畢業5年內,將歷年所受領之生活費分期回饋償還。
本項助學基金將於今年9月開始實施,副總統將函請各級學校推薦符合助學條件之學生,預計獎助國三生100名,高中職生100名,大學生100名,本年受獎者只要繼續符合條件,將可持續獲獎到大學畢業為止,以完整培育國家優秀人才。
美國政治學者詹姆士克拉克(James Clarke)曾說:「政客只關心下一次的選舉,政治家關心的是下一代的福祉」(A politician thinks of the next election; a statesman of the next generation)。副總統一向以培養國家「優秀人才」為從政之重要職志,擔任桃園縣長時在桃園籌設全國首座「秀才學校」,提供中輟生全天候學校教育,以喚回迷途羔羊。在副總統任內,她頒發「原住民女秀才獎學金」,主辦「秀才學府」及「女秀才研習營」,最近更在全國各縣市推動128班「小秀才學堂」,今天為獎助品學兼優但家境清寒的學子設置「秀才助學基金」,以長期培養國家優秀人才,在在顯示呂副總統重視百年樹人的用心良苦。
副總統在主持「弱勢學童.陽光未來-小秀才學堂成果」時致詞表示,小秀才學堂從今年三月初,在全國各鄉鎮陸續開辦128班、超過2500位學生,深入照顧來自破碎家庭、外籍新娘、原住民、中低收入戶及單親家庭的學童,而經過二個月的小秀才學堂補課活動,小朋友們普遍重拾信心,提升好學心與自信心,學業成績也大幅進步,每天都期待溫馨甜蜜的課程,家長與教師們反映同樣非常正面。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小朋友課後參加小秀才學堂課程,也讓許多媽媽與阿嬤陪同上課,形成另一種社會關懷活動,原先互不認識的單親媽媽或外籍媽媽,可以藉此機會進一步的交流互動,為台灣社會燃起新明燈;副總統說,每一個生命都有自身的特殊才智,如果能多給一點關懷,相信一定會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尤其是形成社會貧富落差懸殊的M型社會與少子化現象後,每個小孩子都是社會的寶貝,絕不能放任學壞,應該從第一步開始輔導、給予關懷,讓小朋友擁抱陽光,體認學習是非常快樂的事。
副總統感謝所有協助推動小秀才學堂的各界人士的熱心幫助與慷慨解囊,包括共同發起人立法院王金平院長已協助募得每年3百萬、為期3年的善款,並呼籲更多力量共同推動小秀才學堂計畫,她相信所有參與的企業人士看到活潑可愛小朋友勤學成果後,一定會認為捐款不僅值得,而且深具意義,她期待小秀才學堂計畫能因此獲得更多援助,可以永續經營,並結合「秀才助學金」計畫,培養品學兼優的青年學生。
副總統也以「台灣的太陽、小秀才的太陽」感謝捐出三千萬基金、不願具名的年輕企業家,以實際行動鼓勵家境清寒的年輕子弟認真向上,由國中一路栽培至大學畢業,成為國家的優秀人才。副總統說,「教育是下一代幸福的鑰匙」,她希望在卸任之前多為國家做一些事,她要感謝所有善心人士的支持與協助,希望社會能更加溫暖、充滿陽光。
對於哥斯大黎加宣布與我斷交之事,副總統表示這是意料中的事,因為自從胡錦濤先生上任以來即強力展開「外交三光」政策:把台灣外交國「挖光」、把台灣國際生存空間「堵光」及把台灣的兩岸談判籌碼「擠光」,中國一直處心積慮,不容許台灣在國際上有尊嚴及獨立自主的生存空間,她期待全體國人應重視我國外交處境的艱難問題,並呼籲媒體不應將全部心力去猜測報導誰將與下屆總統候選人搭檔競選,「選舉是家常便飯」,她希望外界可以多多關心國家的前途與下一代的教育。
副總統說,她可以不管自己的下一步,卻不能不關心全體國人未來的安危,她要肯定所有參與小秀才學堂的基層人員辛勞,並認為推動小秀才計畫工作不但意義深遠,更是幫助國家照顧、培育未來國家人才的百年樹人大計,讓國家更加健全、更有尊嚴,而一時外交的挫敗只是一個開始,應該加緊從頭培育國力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