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6年06月06日
總統接見美國中國問題專家訪問團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美國中國問題專家訪問團藍普頓 (David M. Lampton) 、何漢理(Harry Harding)及卜道維(David G. Brown)等三位教授,對訪賓來台訪問,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表達最高的歡迎與感謝之忱。
總統表示,中國對台灣的打壓,是不分政黨的,也不會因為民進黨執政或他當總統,中國才打壓台灣。在2000年政黨輪替前,國民黨執政期間,也受到中國嚴峻的打壓,而台灣退出聯合國及台美斷交,也不是在他任內發生的。
總統指出,在前總統李登輝執政的12年期間,成立所謂的「國統會」及「國統綱領」,不但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並主張所謂的「兩岸終極統一」,但仍然無法停止中國對台灣的打壓。李前總統任內,除1996年發生台海飛彈危機外,李前總統也無法過境華府,甚至在紐約過夜。
總統進一步表示,在擔任台北市長期間,1998年5月「世界地方政府聯合會」(IULA)於台北市成功舉辦「世界首都論壇會議」(WCF),其中美國華府市長貝利也親自與會。而在他卸下市長職務,馬英九先生擔任台北市長後,台北市在WCF的名單中即遭到移除,原因是中國認為台北不是首都、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中國的首都是北京,台北只是中國的一個普通城市,因此北京取代了台北。總統表示,中國沒有因為台北市長是由國民黨籍的馬英九先生擔任,而不再打壓台灣。2004年年底「亞洲主要都市網」(由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所發起)於雅加達舉行年會,會中台北市爭取下屆年會主辦權,當北京獲知此事後,不但表達參加意願並表示要取代台北,該年會主要城市市長認為,2005年先由北京舉辦, 2006年優先由台北市舉行,但北京仍不同意,且為表達抗議,寧可在2005年放棄舉辦年會以表達抗議。
總統指出,2005年1月馬英九市長計劃到香港開會並行銷台北,以「文化之旅」為主題,應邀赴香港大學演講,並推廣「台北好好玩」觀光活動,然而在中國的壓力下,香港政府取消馬英九市長的簽證;2005年3月,韓國為慶祝朝鮮日報85週年社慶,舉行亞洲領袖會議,馬英九市長應邀前往韓國參加,會議討論的主題是有關南亞海嘯過後的合作機制,同樣地在中國的壓力下,韓國也取消馬市長的簽證。
總統強調,舉上述的例子是要讓訪賓瞭解中國對台灣的打壓是不分黨派、中央或地方政府的。經過七年執政的經驗,他非常瞭解,對中國不要心存幻想,因為中國對「台灣不是主權獨立國家」的基本立場,非常清楚、堅定,從未改變過,也一直將台灣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對中國來說,台灣是一個地方政府、特別行政區、第二個香港。因此,中國在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打壓台灣,將台灣從主權國家矮化成為非主權區域會員,中國並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包括台灣在內,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將台灣視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不僅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如此規定,數十年來也從未改變這樣的基調,就是要對台灣進行矮化、邊緣化、地方化、甚至去政府化及去公權力化。而以上的關鍵在於是否要堅持台灣為一個主權國家?是否要抗拒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
總統指出,他在總統任內,台灣政府的態度非常清楚,也非常堅定,就是拒絕接受所謂「一個中國的原則」及「兩岸終極統一」,也不接受不存在的「九二共識」。「九二共識」有人說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但事實上只有「一個中國的共識」,是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共識,而沒有「各自表述」。
在台灣主權方面,總統表示,中國不可能讓步,除非台灣讓步,放棄自己的主權。作為台灣的總統,若放棄台灣的國家主權,不僅對不起2300萬台灣人民,也對不起列祖列宗。總統特別呼籲並提醒,明年有意參加總統大選的候選人,不要再心存幻想,中國在主權的議題上是不可能讓步的,除非台灣投降。
美國中國問題專家訪問團上午由外交部次長張小月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其邁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