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6年06月04日
副總統出席「傳統產業願景與國家未來經濟發展策略研討會」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出席「傳統產業願景與國家未來經濟發展策略研討會」,除祝賀研討會順利圓滿,並提出「綠金」與「藍金」新概念,鼓勵傳統產業投入開發替代能源,也從海洋資源創造更多利益
  副總統首先表示,她向來非常重視傳統產業,傳統產業約有1萬4千家廠商、250萬勞工,攸關國家未來經濟發展,因此,找尋傳統產業的願景是相當值得關注的議題。
  副總統並提出「傳統產業非傳統」、「傳統產業科技化」兩個方向勉勵傳統產業廠商。她認為,傳統產業是祖先留下來的,之所以能夠流傳就表示產業有其「有機性」,是社會大眾所需要的,如與生老病死有關、與食衣住行有關,這都是可以永續經營的。傳統產業應當思考的是,在高科技產業的競爭下,如何去蕪存菁、接受新挑戰,更進一步多角化經營,以創造更多產值。此外,所謂「傳統產業科技化」就是傳統產業要學習高科技產業的優點,特別是E化、全球化的部分,因此,傳統產業除了在地化,也要走出台灣。
  副總統也從「四生共榮—生產、生態、生活、生命」的角度提出一個觀念與大家分享,她指出,由於人口快速增加,能源一再被消耗,生態也遭受破壞,副總統希望傳統產業也能有「永續發展」的概念,避免發展高耗能、製造太多二氧化碳的產業,尤其台灣每年每人平均製造二氧化碳12公噸,比起全世界平均值多出3倍,非常對不起地球。因此,副總統提出一個新概念「綠金」與「藍金」,希望傳統產業發展符合時代需要的產業,投入開發替代性能源,如風力、太陽能、地熱、潮汐變化等都可以利用,善用符合環保的能源就是「綠金」;此外,台灣四面環海,從海洋資源創造更多利益也就是「藍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思考努力,一定可以為後代子孫謀求更長遠的福祉。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