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6年05月25日
副總統出席「2007性別平等教育專業發展研討會暨成果展」開幕典禮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應邀出席由世新大學性別與傳播研究中心所主辦的「2007性別平等教育專業發展研討會暨成果展」開幕典禮,期許新世代的來臨,應該更關注性別平等議題,在民主開放的社會中要體認並肯定每一個人的基本人權,超越性別,提供更友善、更能充分發展的空間。
  副總統指出,以人口比例來看,1975年女性人口為772萬,目前則約有1,128萬,比男性少30萬;女性大專程度從30年前的2.4%成長至24.5%;不識字率則從24.5%降到4.6%;女性就業數從30年前的205萬增加至430萬,並且從過去以農業、勞工為主的37%轉變為70%以服務業為主,由藍領階級提升為粉領階級;若從適婚年齡來看,以往30歲前尚未成婚者,面臨頗大社會壓力,當時,30歲前的未婚率只有3%,但是現在超過30歲仍未婚的則高達11%,生育率則由平均每名婦女約3個小孩,到去年的1.12個孩子;平均壽命方面,全國人民平均壽命為73.4歲,女性則為80.8歲。回顧這30年來的變化,台灣女性不論在人口、素質上均有可觀的增長。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婚姻不再是女性唯一的出路,婚姻也不再是長期飯票、終身大事,在少子化、高齡化的趨勢下,台灣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多7年,這或許是上帝為了女性生兒育女所做的補償,再加上男性的風險、意外、殘障及犯罪等比率偏高,因此在性別比例方面,年齡低於49歲呈現男多於女,但50歲以上則女多於男,85歲以上女性佔多數,由上面數據觀之,老人問題也可視為是老女人問題。
  副總統表示,台灣女性地位的不斷提升,在全世界是值得肯定的,由一個國家女性國會議員人數、公司專業經理級人員比例及女性性別權力進行統計所得到的性別權力測度來看,挪威名列首位,美國第12名,日本第44名,台灣則是第19名,而台灣的經濟成長率也多排名在17至19名間,因此,台灣的性別權力測度幾乎等同於經濟成長。
  此外,副總統並以女性參政角度指出,目前全世界有14個國家領導人是女性,18個國家的副元首是女性,有15位女性國防部長,若統計過去10年的數字則有50位女性國防部長。而國會議員的世界平均值為16.9%,瑞典為47.3%,挪威38%,台灣的狀況則是,2000年時有8位女性閣員,現在女性立法委員則有47位,佔21%,地方選舉的縣市議員女性佔233位,北、高兩市市議員則有35位,足見台灣女性參政已有不錯的成績。
  副總統表示,年底立委選舉將採小選區制度,即每一選區只產生一名立委,對於缺乏地方基礎的女性候選人而言相當不利,幸有婦運團體不斷對立法院施壓,因此在修憲案中規範各政黨提名的不分區立法委員須有二分之一為女性;但她個人認為這並非正途,因為靠不分區立委提名,將牽涉到黨內初選機制是否符合公平、合理原則。
  副總統指出,現今社會是由男性、女性及第3性組合而成,我們必須用神聖、自然、開放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切,並體認、肯定每一個人的基本人權。她並以提倡新女性主義時所寫的一首歌來勉勵女性應該對自己的角色有更多關懷與期許,歌詞是:「我們是新女性,不分學歷、職業和年齡,負責、進取又獨立,愛國、愛家、愛自己,不享特權,不受壓抑,用知識來學習,唯服務是樂趣,科學和藝術都參與,讓我們頂天立地、頂天立地。」
  副總統並舉哈佛大學為例指出,哈佛大學創校於1636年,在經過283年後才有第一位女性教員,307年後也就是1943年才准許女性入學,而在377年後,也就是今年才出現第一位女性校長,反觀國內,台灣的淡江大學、世新大學早就有女性校長,不過,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我們仍然有很長的路要繼續努力。
  副總統表示,廿一世紀新女性必需要自立、自信、自強,要有獨立的思考能力,而體力、財力、智力及判斷力要能自立,凡事要靠自己,對自己要有信心,對其他女性也要有信心,勇於創造自己的價值,不只在家庭、在社會,要讓自己的價值成為社會上主流價值,如此才能活得自在、活出自我。
  副總統並期許大家把眼光放遠,立足全世界,讓herstory也加入history中,創造真正的human story。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