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6年05月19日
總統出席喜樂保育院創辦人瑪喜樂董事長追思禮拜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南下彰化二林,出席喜樂保育院創辦人瑪喜樂董事長追思禮拜,除親頒褒揚令以示政府緬懷馨賢之意,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有很多彰化二林的鄉親朋友放下手邊的工作,趕到這來,思思念念,就是想要親自送「二林阿嬤」瑪喜樂女士最後的一程。看到以前最心愛的孩子們、最可愛的民眾,都在這為她祈禱,「阿嬤」在天之靈一定會覺得很安慰,也很感動。
1914年,「阿嬤」在美國出生,大學的時候,因為國內的經濟不好,白天必須打拼賺錢,晚上才有錢在醫學院讀書,非常辛苦,但是「阿嬤」並沒放棄,也是咬著牙根讀到畢業,由此可知「阿嬤」從年少就是一位認真又堅持的人。
有一年「阿嬤」從台灣的謝偉醫生那得知,有一個地方有很多人感染肺結核,兩年後,「阿嬤」就存夠錢來到南投的埔里,加入照顧病患服務隊的行列。在前往二林基督教醫院義診的時候,「阿嬤」發現每天開門就有很多人等著看病,還有好幾百位的孩子因為小兒麻痺,在地上爬來爬去。「阿嬤」看了很難過,決定要留下來,給這些可愛的孩子有再站起來的機會。
剛開始的時候,「阿嬤」在二林基督教醫院主持護理部,病童手術之後,就要負責照顧與復健。1965年醫院將倉庫借給她,成立附設的「小兒麻痺兒童保育院」,卻因為病人越來越多,地方太小,需要搬到更大的地方。「阿嬤」馬上飛回去美國,把家產賣掉,並到處募款,費盡千辛萬苦最後成立了「喜樂保育院」。
40年來,「阿嬤」照顧這些孩子就像是照顧自己的小孩一樣,晚上怕他們踢被,白天則開車載他們去讀書,更時常引用聖經裡的話,鼓勵這些得到小兒麻痺的孩子,絕對不可灰心喪志。400多位離開保育院的孩子,都沒讓她失望,勇敢地站起來,在社會各階層發光發熱。
「阿嬤」就像是溫暖的太陽,照在二林的土地上,「阿嬤」也像是這些孩子的再生父母,為他們創造一個光明的未來。許多人離開後,都時常回來給「阿嬤」看,也有很多人開店、創業的時候,店名就取為「喜樂」,有一種「吃菓子、拜樹頭」的感覺。
因為對台灣的貢獻很多,「阿嬤」一輩子拿過很多獎。不管是:「醫療奉獻獎」、「紫色大綬景星勳章」、第一位當選全國好人好事代表的美國人、台灣的永久居留證以及「總統文化獎」的「太陽獎」等等,但是再多的掌聲都沒比這些孩子給她的快樂多,這就是真正愛台灣、愛我們這塊土地的心。希望「阿嬤」的精神可以從彰化二林開始,向台灣的每一個地方延伸,也希望「阿嬤」離開我們以後,可以繼續在天上看顧她最心愛的台灣人民。最後,祝福在場所有先進朋友,身體健康、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