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6年04月20日
總統接見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德蘭(Finn E. Kydland)博士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德蘭(Finn E. Kydland)博士,對他應經濟日報和中華經濟研究院的邀請,蒞台訪問並進行專題演講,代表我國政府與人民表達竭誠歡迎與感謝之意。
總統表示,能與世界級的經濟大師席德蘭博士晤面,是他個人的榮幸。2005年8月他也在同一場地與另一位共同得獎人,也是席德蘭博士的恩師普雷斯科特(Edward C. Prescott)博士晤面並交換意見,讓他受益良多,這次能再與普雷斯科特博士的得意門生晤面,相信是2300萬台灣人民最感興奮的事。
總統接著表示,經由這次訪問他得知,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是席德蘭博士的得意門生,也是在台灣唯一的學生。而林教授曾擔任凱達格蘭學校校長,對於席德蘭博士能為台灣培養這麼優秀的人才,總統也表達衷心謝意。
總統指出,席德蘭博士不但是經濟學大師,在總體經濟學領域學術地位崇高,此次能應邀蒞台作專題演講,讓很多對總體經濟學有興趣的朋友能親炙大師,更能聆聽大師精闢的演說。
總統表示,面對中國經濟崛起以及中國市場的磁吸效應,包括美國、日本、歐洲國家在內都受到衝擊,台灣近在咫尺,又同文同種,自然首當其衝,承受的衝擊也最大,而由於台灣產業外移特別是向大陸轉移,企業對台灣的投資相對減少,影響就業機會及經濟成長,薪資甚至無法大幅提昇。此外,大家都認為亞洲四小龍在過去的經濟快速成長,主要是因為教育普及、財富平均,反觀中國大陸經濟成長驚人,但城鄉差距及地方建設日漸懸殊,此種現象對未來中國經濟成長是否會造成影響,總統也特別請訪賓表達看法。
席德蘭博士也提出觀點表示,中國必須面對貧富情況愈來愈嚴重的問題,調整政策以改善此種情形,他也希望中國在制訂政策時不要對中國的經濟成長造成負面影響,但總體而言,他認為中國窮人的日子比中國經濟尚未發展前改善許多,因此中國的經濟成長對中國整體效應而言應是有利的。
訪賓也表示,因為中國的經濟崛起,台灣在許多方面也受到影響,但他認為台灣不必在乎短期的效應而太過憂慮,只要願意採行一些鼓勵創新、投資的政策,強化工廠硬體方面的建設,台灣經濟仍能繼續成長。他並認為,台灣目前的短期挫折是暫時性的,未來台灣的經濟應該可以再次崛起,再度恢復高成長。因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成熟後,成長率趨於遲緩是正常的現象,台灣目前的經濟發展仍未達成熟,因此預期台灣的經濟還有再繼續成長的空間。
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德蘭博士夫婦,由經濟日報社長胡立台、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蕭代基及力晶集團董事長黃崇仁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其邁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