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6年04月17日
副總統與台南媒體茶敘及赴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專題演講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前往台南與媒體記者熱絡互動,就台灣未來發展願景進行廣泛意見交換;下午則應邀出席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所舉辦的關於「武裝力量民主監督機制」主題研討會,並進行專題演講,獲得學校師生熱烈回應。
  由於今天是攸關台灣歷史命運的馬關條約簽訂紀念日,因此副總統專題演講著墨在台灣走過的艱辛路程,用以提醒年輕朋友,多加關注自己生長這塊土地的命運,以及國家的歷史定位。她指出,馬關條約是在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下關「春帆樓」簽訂,這是中國歷史上相當不榮耀的一天,同時也是對台灣前途有著重大影響的一日。若探究該條約簽訂個中原因,中日甲午戰爭與台灣毫不相干,但卻在滿清政府與日本政府折衝下被犧牲,當時的清廷大臣李鴻章甚至上奏慈禧太后台灣是個化外之境,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棄之不可惜,因此將台灣割讓給日本,那一刻起已經徹底改變台灣的命運,同時讓台灣與中國從此斷絕關係。
  副總統告訴現場學子,她曾在1995年4月17日帶領百餘位學者重返下關「春帆樓」,看到簽訂條約舊址,感觸良多,因為決定台灣命運的場合當時卻無任何一位台灣代表,4月17日不啻值得國人同胞深切省思的一個歷史時刻。此外,決定或影響台灣命運的許多重大事件都是外來因素,並非台灣人民自己所能掌握,這是她在研習台灣歷史,並在去年撰寫「世界的台灣」一書時所得到的心得與發現,藉著今天機會,一一提出與大家分享。
  副總統隨即以「開羅宣言」為例指出,該宣言僅係一歷史文件,非國際公約,但北京政府卻以其作為堅持中國主權及於台灣、澎湖的藉口,此一謬誤需要導正。她表示,聯合國在1945年10月24日成立,就是希望世界不要再有戰爭,所有主權問題都能交由住民自決,以公民投票方式來決定,世界各國都必須遵守這樣的原則與精神,基於此,若以開羅宣言的內容強稱台灣主權隸屬中國,實為混淆視聽。此外,蔣介石政府播遷來台後,在1950年3月1日宣布復行視事,邇後國際所召開的會議與簽訂的合約,例如舊金山和約及日華和平條約都與台灣命運習習相關。尤其後者於1952年4月28日在歷史建築物─台北賓館簽訂,和約中日本聲明無條件放棄台灣及澎湖,但卻未載明台灣歸屬何方?此條約簽訂等同蔣介石政府放棄開羅宣言的效力,因此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主權絕非根據開羅宣言,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局更無權強稱台灣主權隸屬中國。副總統表示,這些研究是她30幾年來下了一番功夫研讀國際公法所獲的心得,也是她對瞭解台灣歷史,將正確的台灣史觀傳達給國人的一個貢獻。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台灣主權的獨立在1996年3月23日台灣人民以選票選出第一任民選總統、副總統時即已確立,當時中國相當緊張,對台灣海峽試射導彈,但國人毫不退縮,仍順利完成第一次全國大選、行使主權,完成中華民國是台灣的歷史階段,因此副總統誠懇呼籲,大家不應再吵統獨問題,也不要畏懼台灣獨立,歷史真相只有一個,不容扭曲,大家應該更為坦然地找到國家定位。
  副總統並期勉年輕朋友應該對台灣的未來更具信心,因為台灣的實力堅強、潛力無窮,在國際幾項評比中皆有優異成績,例如在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競爭力排名中,台灣名次逐年上升,台灣婦女在政經界表現也有目共睹,卓越的身影高居亞洲第一,全世界第19名,相當不容易。副總統強調,我們必需認清自己的優勢所在,才能在面對全球化時代來臨,穩定地跨出步伐,迎向未來。她提出3B理念─brain(運用頭腦)、brand(建立台灣自己的品牌)以及bridge(善用台灣的地理優勢,讓台灣成為與國際接軌的橋樑),相信3B理念一定可以讓台灣在21世紀激烈的競爭中成為世界的美麗寶島。除了3B之外,國人也應該努力達到3E目標,3E即english(因應國際化時代,大家都應學習英文,以增強國際競爭力)、electronic(利用科技力量)以及learning about the earth(瞭解地球,維護資源)。
  副總統最後提醒所有與會者,台灣未來面臨許多挑戰,需要國人共同攜手努力克服,例如國家正常化,台灣當然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主體性是自然趨勢,但是若未能加入聯合國,則國家正常化難以完成,這方面仍有待大家一起打拼;此外,制定一部合身、合時、合用的憲法也是當急之務,尤其現行憲法可以形容為一件穿在孫女身上的老阿媽舊衣,既不合身,也未符合時代所趨,因此未來我們必需在民主和平的程序下完成憲政改造的重責大任;另外,面對中國強大的崛起,台灣自不能視而不見,更不能掉以輕心或妄自菲薄,因為現在是奈米時代,奈米科技愈小愈好,因此台灣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台灣小而美、小而好,俗謂「辣椒辣不必大」,只要國人同胞同心一意、團結和諧,台灣一定可以呈現不一樣的面貌,擁抱世界,同時讓世界走進台灣,真正成為世界的台灣。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