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6年04月17日
總統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前主席海德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前主席海德(Henry Hyde),對訪賓來台訪問,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表達最高的歡迎與感謝之忱。
  總統首先對海德前主席在擔任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期間對台灣堅定的支持,表達敬佩之意。他說,2001年8月海德前主席曾以美國聯邦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2007年更名為外交委員會)主席身分來台,今年元月卸下主席職務,在這麼短的時間、行動不便及年事已高的情況下,再度蒞台,盛情令人感動。
  總統指出,海德前主席於1978年首次來台,當時台、美關係生變,美國正式宣布與台灣斷交,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在風雨飄搖之際,海德前主席來到台灣,並給予台灣人民最大鼓勵與支持。此外, 2004年3月19日他與呂副總統於總統選舉拜票過程中受到槍擊,海德前主席親自致函慰問,讓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總統表示,中國於2005年3月14日通過所謂的「反分裂國家法」,海德前主席於兩天之後,也就是 3月16日立即在眾議院提案並通過對「反分裂國家法」嚴重關切案;而在今年1月30日又與現任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藍托斯(Tom Lantos)共同聯名致函世界衛生組織(WHO)李鍾郁幹事長,共同支持台灣參與WHO。為表彰海德前主席長期對我國的堅定支持,以及增進台、美兩國友好合作關係所作的付出與貢獻,去年4月4日他特別責由李大維代表代表他及台灣政府與人民頒贈台灣最高國家榮譽勳章。
  談到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議題,總統指出,今年4月11日,他已正式代表我國政府與人民致函WHO陳馮富珍幹事長,表達2300萬台灣人民及政府希望以台灣名義參與WHO的強烈意願。他並表示,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WHO,不但是立法院過半數立法委員連署的提案,而且根據今年3月民意調查顯示,更有高達94.9%的台灣民眾支持用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WHO。
  總統再次強調,普世健康是WHO成立的宗旨,「防疫不應該有缺口」、「疾病及衛生也不應有國界之分」,2300萬台灣人民的衛生人權更不應該受到剝奪與限制。由於無法在第一時間得到國際對疫情的通報,台灣1998年腸病毒的肆虐及2003年的SARS疫情,讓2300萬台灣人民付出非常大的代價,因此台灣不應繼續成為全世界衛生醫療防疫體系的缺席者。
  總統並指出,美國長期以來支持台灣參與WHO,特別是希望台灣能成為世界衛生大會(WHA)的觀察員及有意義的參與WHO,並在2004年WHA投票時與日本同樣投下贊成票。而經過10年的努力,我國仍然未能叩關成功,另一方面,在有意義的參與WHO方面,也由於2005年中國與WHO簽訂秘密的備忘錄(MOU),讓我國在有意義的參與WHO更受到限制、受到不必要的矮化與排擠。總統強調,今年我國三案並推,除延續過去觀察員案及有意義的參與案外,今年再推會員案,由他代表台灣政府與人民直接致函WHO幹事長,表達希望能以台灣的名義加入WHO的強烈意願,也期盼民主社群給予關注並支持。
  總統表示,用台灣的名義直接申請加入WHO,無涉國號的改變,而且與「四不」的信諾也沒有任何的違背。為了參與國際,我國在國際組織的名稱常有許多不同的名字,例如,參加奧運使用「Chinese Taipei」、參加WTO用「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而用台灣的名義參加WHO則是最有利、最美好的、並且也是多數民意所支持的名字。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前主席海德上午由外交部次長張小月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其邁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