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1年08月28日
總統、副總統參加2002年客家文化節暨義民廟義民節祭祀大典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偕同呂副總統秀蓮女士前往新竹縣新埔義民廟,參加2002年客家文化節暨義民廟義民節祭祀大典。總統、副總統在抵達義民廟時,受到鄉親們熱烈的歡迎,之後並一同向義民爺獻香、獻花、獻果、獻酒。總統致詞時也以客語向所有的客家鄉親致意問好,並期勉大家要發揮客家精神,共同走自己的路,也就是走民主之路、自由之路、和平之路及人權之路。
總統致詞內容為:
很高興再次來到海內外客家鄉親的精神堡壘-義民廟,尤其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義民節,同時也是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後,第一次配合義民祭典而舉辦的客家文化節。透過各種文物的展示、古蹟的導覽及客家庄的介紹,提升紀念義民先烈的意涵,這樣的文化活動是非常值得肯定與珍惜的。
二百一十六年前,居住在新竹地區的先民,包括了講饒平話、海陸話和四縣話的客家先民,也包括了道卡斯七姓公和泉州來的福佬先民,在清廷無能維持治安的情況下,不分族群團結起來,為保衛家園而奮戰,雖然最後犧牲了生命,卻為後人留下一片安身立命的土地!他們的精神不但讓六家地區的鄉親感念不忘,也感動了全台灣的人民!
兩百多年來,北台灣的客家鄉親一直維持著一年一度祭祀義民爺的習俗,而義民爺祭祀圈的範圍,也從六家小庄頭,擴大到桃竹苗十五大聯庄,不但成為台灣最有組織,也是規模最大的祭祀團體,並隨著二度移民割火散佈到台灣各地。
義民爺信仰是台灣客家鄉親在這片土地上發展出來的信仰,並已成為客家同胞最重要的精神支柱。義民爺信仰也象徵台灣客家文化的本土化,代表客家已落地生根,和這片土地建立了密不可分的情感。所以說,義民精神就是保鄉衛土、不惜犧牲生命的精神。義民之忠是對土地的忠、義民之義是對人民的義!這種義民精神,也已成為台灣社會跨族群共享的文化資產。
在台灣歷史上,客家同胞發揮義民精神,抵抗外侮最壯烈的史詩,以乙未年間的抗日行動最值得緬懷。當清兵四處逃竄,日本帝國主義長驅直入台灣之際,歷次最大規模的武裝抗日戰役,幾乎都是由客家義軍所發動或主導。先民們跨越了族群的藩籬,團結眾人共同抵禦外侮。像北埔的姜紹祖和苗栗的吳湯興,不但是我們備受景仰的義民爺,更是台灣人的英雄,他們可歌可泣的事蹟都應該納入學校的鄉土教材,讓所有的台灣之子都謹記在心、永誌不忘!
來自桃竹苗十五大聯庄的各位鄉親父老、姊妹弟兄們,以及來自全台灣的義民爺子弟們,今天阿扁和呂副總統及大家一同站在義民爺的黑令旗下,站在我們祖先曾經奮力保衛的土地上,虔誠的祭拜義民爺。為了追思懷念先民的精神,為了故鄉的土地,我們要仿效當年義民爺不分族群、團結一致的決心,讓二千三百萬的台灣人民不分彼此,同心結合成為台灣大聯庄,一起來當勇敢、驕傲和光榮的義民爺子弟。最後,阿扁要再一次感謝各位踴躍參與今天的義民節活動,讓義民爺的精神淵遠留長,不斷發揚光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