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6年03月08日
副總統主持「台灣婦運35年」茶敘活動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主持一項名為「台灣婦運35年」的茶敘活動,和與會者分享參與婦女運動的過程與經驗。
  副總統表示,在3月8日婦女節的今天,能夠邀請一同投入婦女運動的朋友,分享過去參與婦女運動的經歷,十分難得。副總統說,在婦女運動中,她與陳菊市長一直受到田孟淑女士(田媽媽)的關心與照顧;薄慶容教授及柴松林教授是協助她推動新女性主義的重要幫手;而尤美女律師等人在她入獄後創辦婦女新知基金會,讓婦女運動得以薪火相傳;此外,立法委員許榮淑、藍美津則是美麗島時代一同為台灣民主打拚的好姊妹。
  副總統指出,今天媒體報導「台灣婦女No.1」,根據萬事達卡(Master Card)國際組織的調查,台灣女性進步指數排名大幅提升,收入評量指標大於男性。
  副總統並進一步以1975年與2006年的統計數字,說明過去30年台灣女性的發展情形。首先是人口數,1975年女性人口有772萬人,2006年達到了1,128萬人,增加了356萬人;在學歷方面,接受大專教育程度者由1975年的2.4%上升到2006年的24.5%;1975年台灣女性不識字者有24.5%,隨著知識的提升以及科技的進步,到了2006年則降至4.66%;就業方面,1975年台灣女性就業人數有205萬人,2006年達到430萬人,30年來計增加了225萬人;從事服務業的台灣女性,1975年及2006年分別是37.1%與69.6%,增加了32.5%; 30歲以上未婚率,由1975年的3.2%上升到2006年的10.9%;而在生育子女數量方面,由2.77個降為1.12個,說明了少子化時代的來臨。
  在台灣女性參政方面,副總統也指出,47位行政閣員中,有8位是女性;23位縣市首長中,有2位女首長;在台灣319個鄉鎮市,其中有25位女鄉鎮市長;比較1975年與2004年的立法委員席次,則是由4席增加到47席,席次比例為7.1%上升至20.9%;在縣市議員部分,有233位女性民意代表,占全部縣市議員人數的34.9%,顯見台灣女性參政的機會大幅提升。
  此外,副總統也針對日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不實報導一事說明我方交涉情形如下:
  經過我方提出嚴正抗議與交涉,美聯社總部國際新聞部主任Mr. John Daniszewski除表示將親自轉致抗議函予社長Tom Curly外,並回應表示,該社嚴肅看待我方對此事的抗議立場;有關「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以負面標題刊播該社報導一事,美聯社表示遺憾。D主任指出,該報導原意在彰顯台灣首次將有一名女性競選總統,至於報導中不雅文字,是引自其他來源,並不是美聯社本意,也絕無對呂副總統不敬之意。該社並將立即通知台北分社,專訪呂副總統,以充分表達意見。
  另「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則表示將待執行長Mr. Chris Cramer3月8日自墨西哥返美後再具名函覆。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