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6年03月06日
總統暨副總統參加2007年新春文薈並為國家文化總會揭牌
  陳總統水扁先生暨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分別以會長、副會長身分,參加2007年新春文薈,並共同為國家文化總會揭牌。
  總統在新春文薈致詞表示,「國家文化總會」的宗旨是「建立台灣文化主體性,弘揚普世人本精神」,今後將秉持多元、尊重、本土、國際、永續的五大原則,打造「文化台灣」新願景;而「建構台灣文化主體性以形塑台灣」、「深耕台灣文化教育以強化台灣認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以促進台灣與國際接軌」,將是國家文化總會的主要工作內涵,以便和整個國家的文化政策相輔相成。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國家文化總會」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舉辦一年一度的「新春文薈」,邀請藝文界各位先進、朋友相聚,讓這個新春時節,除了過年的氣氛外,更有濃濃的文化藝術氣息。感謝各位過去的一年裏,不管是在文學、美術、音樂、戲劇、舞蹈等各個領域中,創造了許多動人的作品,不但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充實了大家的心靈,對於各位的成就及貢獻,我要再次表達十分的謝意與最高的敬意。
  今年的「新春文薈」有一個非常重大的意義,那就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已經在去年年底的會員大會中修改章程,正式正名為「國家文化總會」,稍後,我將與在場所有關心台灣文化的朋友們,共同來為「國家文化總會」揭牌。「文化總會」在40年前的1967年成立,歷經反共抗俄的「前」文復會時代、退出聯合國強調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的「後」文復會時代,還有以社團法人定位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時代。隨著時代背景的不同,歷經不同的任務角色階段,在2000年政黨輪替後,為了使台灣各族群文化得到相同的尊重與發揚,讓台灣的文化彰顯更珍貴而多元的價值,文化總會正式定名為「國家文化總會」。
  新的時代有新的使命,新的角色階段有新的任務,「國家文化總會」的宗旨是「建立台灣文化主體性,弘揚普世人本精神」,今後將秉持多元、尊重、本土、國際、永續的五大原則,打造「文化台灣」新願景;而「建構台灣文化主體性以形塑台灣」、「深耕台灣文化教育以強化台灣認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以促進台灣與國際接軌」,將是國家文化總會的主要工作內涵,以便和整個國家的文化政策相輔相成。有鑑於此,本人將繼續在各位先進的督促與協助下,在卸任之前,完成台灣官方歷史資料「台灣史料集成」的編纂和出版工作,也要讓呈現台灣庶民歷史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正式開館,爲建構台灣史觀和自我詮釋權打下重要的基礎。而另外一項奠基工程,則是「走讀台灣:藝術與人文鄉土DNA資料彙編工作」,希望全國25縣市都能在本人明年2008年卸任前順利完成,真正讓文化台灣的核心價值向下紮根,讓我們的下一代從台灣國家認同,進而疼惜並寶貝這塊土地,再進一步有信心的立足台灣、擁抱世界。
  台灣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國家,有多元的族群、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這些豐厚的歷史和生活歷程,提供大家在各領域成長、茁壯、創新的能量,發展、彙聚出正港的「台灣本色」。
  新年新氣象,讓我們一同展望新的一年,祝福各位藝文界的先進與朋友,也要祝福我們的國家在自由民主的基礎上,更進步、更昌隆。再次祝大家新春愉快,諸事大吉!
  副總統則在致詞時首先對於國家文化總會在一系列由總統堅持、領導的正名運動中圓滿成功,表達祝賀之意,並勉勵國家文化總會能再接再厲,早日在桃園設立藝術文化創意研發及推廣園區。
  副總統並表示,台灣除了要科技立國、人權立國,也要文化立國,文化是一個國家有機靈魂的展現,凡是能夠流傳下來的文化都是有機的,不論是文學或是雕刻,它們都是一個國家民族靈魂的展現,她期許文化立國要從2007年開始,也從國家文化總會開始。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