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6年03月03日
副總統出席「李友會新春聯歡之夜」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晚間出席在台北圓山飯店舉辦的「李友會新春聯歡之夜」,除祝福在場賓客新春愉快,並抽出副總統獎,在元宵節前夕,傳送年節喜氣。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她在踏進會場前半小時,還在從高雄愛河邊燈會趕回台北途中,之所以提早離開高雄會場,是因為想親自來與所有李友會會員們道聲恭賀,同時對大家長期支持台灣、疼惜台灣的心意,表達衷心感謝。
副總統指出,李前總統除了4年副總統任期外,更擔任了12年總統,對台灣發展的貢獻,可說是第一人。她回憶,當她還是在野黨人士時,李前總統就聘請她擔任國策顧問,令她受寵若驚,可見李前總統照顧台灣人是不分性別與年齡,相信這也是李前總統受到在座所有李友會成員疼惜與支持的原因之一。
副總統也以美國「自由之家」對世界各國自由度所作評比指出,報告顯示台灣與美國在全世界國家的自由度同列首位,全球193個國家中,台灣自由度為世界第一名,相當不容易。而全世界屬於自由國度的共有90個國家,佔全球人口的46%;58個國家享有某種程度的自由,佔全球人口的17%;另有45個不自由的國家,佔全球人口的37%。就地理位置而言,有24個自由國家位於西歐、25個自由國家位於美洲、16個自由國家分佈於亞太地區、13個自由國家座落於中歐與東歐、另外有11個自由國家位處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而中東與北非僅有一個自由國家。過去二十年內,舉辦選舉的民主國家則由原本的66國增加一倍至123國。台灣在自由民主程度上,不僅是亞洲第一,也是世界第一,不啻國人共同的驕傲。
為讓現場賓客在擁有愛台灣的心之外,更能瞭解台灣─我們的母親,所走過的坎坷歷史,副總統以「世界的台灣」為題,發表諸多看法,與賓客分享。她指出,日前她才出版一本名為「世界的台灣」專書,在她撰寫這本書時發現,台灣的命運往往是受到外來事件所影響,其中很多都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其中決定台灣前途有四大事件,一是1894年至1895年韓國內亂與中日甲午戰爭,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二是1943年至1945年,二次大戰日本戰敗,陳儀代表接受台灣,在這階段簽訂了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日本降伏文書、盟軍第一號命令;三是1949年至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國民黨撤退來台,韓戰爆發以及舊金山和平會議,期間美國總統杜魯門宣布「台灣法律地位未訂」並簽訂舊金山和約、日華和約等;最後則是1970年 至1979年越戰爆發、聯合國中國代表權爭議,此階段則通過了聯合國2758號決議、美中上海公報、美中建交公報、美國「台灣關係法」以及美中八一七公報等。這些重大國際事件都對台灣造成影響,台灣人卻無能為力,無法為自己當家作主,因此一次又一次徹底地改變台灣的命運,這是她在整理台灣歷史時最大的一個發現。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她在撰寫此書起初想法是要將台灣主權、台灣與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美國之間淵源關係,作一個釐清,但後來她深覺,台灣人民應該在一段段的歷史悲劇和錯誤中有所省悟。此外,台灣不應僅是台灣人的台灣,而應與國際接軌,真正成為世界的一部份,因此她將書名改為「世界的台灣」。
副總統強調,愛台灣是所有台灣人共同的價值,而台灣價值如何得到更進一步實現,也就是發揮柔性國力、以科技立國,並加強台灣民眾對世界的認識,真正做到全球化台灣。她期勉國人能以新的思維看待台灣的定位以及台灣與中國的關係,進而導正歷史的謬誤,以保障台灣2300萬人民的未來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