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6年02月28日
總統出席「228國家紀念館揭牌暨60週年特展」活動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出席「228國家紀念館揭牌暨60週年特展」活動,除接受228事件受難者及家屬代表致贈紀念館模型、與在場與會者默哀一分鐘,表達追思外,並在呂副總統秀蓮女士、行政院院長蘇貞昌、考試院院長姚嘉文、內政部部長李逸洋及教育部部長杜正勝陪同下,為紀念館正式揭牌。
總統致詞時表示,花了二十年的時間,國家級的「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才得以誕生,對所有的受難者及家屬來說,可以說是遲來的正義,讓大家等了這麼久,他謹代表政府表達歉意。
總統表示,過去的日子,不論是他本人或是由他所領導的執政團隊,始終對「二二八事件」的處理予以高度的關切,並就能力所及的範圍認真在做,積極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促進台灣的團結與和諧。
總統強調,他個人對「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有著高度的期許,希望未來能夠透過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協助,讓「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能夠成為世界一流的人權紀念館,同時對自由、民主、人權與和平等普世價值的推動也能發揮積極的作用,讓「二二八」這三個字能夠真正揮別傷痛與悲情,從而成為寬恕、和解、希望與團結的代名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是「二二八事件」六十週年紀念,也是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國殤日。六十年前,只因當時的獨裁統治者,為了一人一黨之私、為了鞏固其威權的體制,對台灣人民進行了血腥的鎮壓與屠殺,鑄成台灣現代史上最大的悲劇。雖然經過一甲子漫長的歲月,但「二二八事件」對所有受難者及家屬所帶來的傷痛迄今並未撫平,台灣社會所留下來的傷痕也尚未癒合。
過去在白色恐怖統治之下,「二二八」三個字絕對是禁忌,所有的受難者與家屬只能在黑夜與陰暗的角落獨自啜泣。直到二十年前,也就是「二二八事件」四十週年紀念的前夕,由鄭南榕、陳永興及李勝雄等反對運動的前輩,發起「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才突破深植於台灣人民內心的恐懼與束縛,首次公開舉行「二二八事件」的追思活動,並提出了:要求執政當局公布「二二八事件」歷史真相、向受難者及家屬道歉並予以平反、興建二二八紀念碑與紀念館、出版相關的史料與研究論文,以及將每年的2月28日訂為「二二八和平日」等具體訴求。
經過二十年的奮鬥與爭取,相關的訴求也都有了初步的回應,今天國家級的「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正式揭牌,政府也發行以「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為主題的第一張台灣郵票,做為對「二二八事件」六十週年紀念的獻禮。
花了二十年的時間,國家級的「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才得以誕生,對所有的受難者及家屬來說,可以說是遲來的正義,讓大家等了這麼久,在此謹代表政府向大家說一聲抱歉。過去的日子,不論是本人或是由本人所領導的執政團隊,始終對「二二八事件」的處理予以高度的關切,並就能力所及的範圍認真在做,積極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促進台灣的團結與和諧。
本人於1994年底就任台北市長,隔年1995年就率先將俗稱「新公園」的「台北公園」改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並將2月28日訂為台北市的「二二八和平日」放假一天,之後中央才跟進訂為國定假日。1996年首次於「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回顧與省思─二二八紀念美展」,這是相關紀念美展首次在官方的藝術殿堂舉行。接著於1997年2月28日,也就是「二二八事件」五十週年紀念時成立了「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2000年就任總統之後,深深感覺到只有物質上的補償是絕對不夠的,政府要以更謙卑、更誠懇的心情,嚴肅的面對過去的歷史,一定要還給所有的受難者和家屬一個公道。上任後,立即要求政府所有的單位全面清查並整理和「二二八事件」有關的官方檔案,交由「國史館」負責整理及編輯,至目前為止已經出版了十六大冊的「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提供台灣社會一個能夠接近歷史真相的管道。2006年8月,本人進一步指示國防部將尚未解密的「重大政治事件」剩餘的73件檔案,其中包括「二二八事件」元兇之一的「陳儀案」等在內的424卷機密檔案予以解密,並移交給「國家檔案局」進行後續的整理與公布。
此外,對於「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及家屬,除了繼續發放補償金外,於2003年8月開始頒發「二二八回復名譽證書」正式予以平反。去年,除了出版「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確定蔣介石為「二二八事件」的元兇外,並由行政院通令全國各機關、團體在2月28「和平紀念日」降半旗一天,表達對「二二八事件」所有死難者、受害者永遠的誌哀與追思。今天國家級的「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正式揭牌,這不但是政府對紀念「二二八事件」所做最新的努力,同時也將標示著政府對轉型正義的處理將要跨入另外一個新的分水嶺與里程碑。
過去為了內部的團結,我們以撫平傷痛取代責任的追究,結果不但使「二二八事件」變成一個只有受難者與受害者,卻沒有施暴者與加害者的無頭公案,更讓部分政治人物有機會基於政治的需要任意捏造、歪曲歷史。不論是早年將「二二八事件」抹紅成由「台共」所主導的叛亂事件,到近日來所謂「官逼民反」的最新詮釋,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都在掩飾並淡化當時的獨裁統治者打壓民主、迫害人權的國際罪行。
今年過年期間,本人曾於大年初三、初四及昨日,分別探視了花蓮、宜蘭及嘉義地區等地「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及家屬,這些受難者除一人為市場魚販外,大多為國民學校老師、糖廠員工、派出所員警、鐵工廠技術員及鐵路局工人等低階的公務人員,且絕大多數都是於家中遭憲警人員逮捕後被槍殺,部分則是無故在工作場所被處決。嘉義市參議員陳澄波,本人是一位傑出的藝術家,在繪畫上有極高的成就,只因會說國語被推派至水上機場與國軍進行談判,結果當場被扣押。兩週後,自嘉義市警察局沿著中山路遊街至火車站前就地槍斃示眾,沒有任何一個人有造反的意圖或叛亂的行為,部分政治人物所謂的「官逼民反」之說完全是無稽之談。
多年來,對歷史的不誠實,始終是對「二二八事件」受難者與家屬最大的傷害。「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自1995年就完成立法,但迄今仍有許多受難者及家屬不願意接受補償,只因為他們堅持他們不曾犯法,他們所受到的迫害是當年的執政者所造成的,因此必須使用「賠償」二字。「補償」是道義責任,表示政府從來沒有做錯事,而「賠償」則是法律責任,代表政府曾犯有罪行,一字之差,卻有截然不同的意義。新一屆立法院成立後,「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的修正案,於2005年10月就已經送進立法院,但不斷遭到部分在野陣營的杯葛與抵制,直至今年1月5日才完成一讀交付委員會審查。然而,歷史的腳步不會因少數人的抗拒而停止,公義的伸張也不會因政治利益的算計而被泯滅,面對社會各界對落實轉型正義殷切的期盼,未來政府將以更積極的作為,透過責任的追究及法律的追訴等方式,加速還原歷史的真相,唯有如此才能進一步尋求真正的寬恕與和解。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自1946年5月1日,曾是「台灣省參議會」的所在地,當時所選出的三十位省參議員是台灣有史以來經由民選所產生的最高民意代表,然而不到一年的時間,王添灯、林連宗及林日高三位省參議員於「二二八事件」及之後的「白色恐怖」先後遇害,而郭國基、黃朝琴等多位參議員都曾遭到當局的通緝與逮捕,台灣剛萌芽的民主也從此被扼殺,直到近半個世紀之後才再獲生機。這一段苦難的歷史絕不能被遺忘,更不能受到任何的扭曲與污衊,這不但是我們這一輩人所必須承擔的神聖使命,更是台灣能否成為一個正常國家最關鍵的契機。
個人對「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有著高度的期許,希望未來能夠透過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協助,讓「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能夠成為世界一流的人權紀念館,同時對自由、民主、人權與和平等普世價值的推動也能發揮積極的作用,讓「二二八」這三個字能夠真正揮別傷痛與悲情,從而成為寬恕、和解、希望與團結的代名詞。最後,感謝在座所有先進朋友的參與,並敬祝大家身體健康、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