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6年02月08日
總統參加「國立台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古蹟修復開工典禮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在參加「國立台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古蹟修復開工典禮致詞表示,台灣文化主體性的課題,是台灣民主化過程中互為表裡的文化工程。台灣就是台灣,我們腳下的土地就是我們最需要被呵護的家園,這不只是信仰,也是對事實的還原。
總統並進一步指出,不管是歷史古蹟的再生,或是教育與文化的推動,包括我們國家的憲法,唯有透過以台灣人民為主體的思考,才能以台灣的利益為利益,以台灣的觀點為觀點,才能讓我們的國家擺脫過客心態的影響,朝向正常、自信、開放的方向大步前進。
總統除為典禮致詞,致詞後並以刷子輕刷建物飾板方式,象徵該館修復工程開始,同時也參觀建物殘片、歷史文獻展示與金庫。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非常高興今天能夠應邀來參加「國立台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古蹟修復的開工典禮,這項計畫不僅是台灣古蹟修復與博物館結合的新里程碑,也是台灣文化認同與台灣主體性建立的重大進展。
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曾經是台灣重要的金融機構建築,從日治時期的勸業銀行,到國民政府時期的台灣土地銀行,這棟雄偉的建築物歷經不同的主人,隨著時光流逝變成了珍貴的古蹟,與台灣博物館相互輝映,堪稱台灣歷史變遷最佳的見證者。
也許我們無法讓時間倒轉,恢復這棟建築啟用時的功能,但我們也因此更加珍惜台灣這塊土地的歷史資產。很高興看到在業主土地銀行及文建會、台博館等單位齊心合力的推動下,讓這棟走過繁華的古蹟,將從今天開始進行修復及維護的工程,她不僅將恢復昔日的丰采,日後更將成為台灣自然史博物館的一部分,成為世人認識台灣自然史的殿堂。走過一甲子的勸業銀行,將因此擁有新的生命,成為台灣文化主體性的重要地標。
台灣文化主體性的課題,是台灣民主化過程中互為表裡的文化工程。台灣就是台灣,我們腳下的土地就是我們最需要被呵護的家園,這不只是信仰,也是對事實的還原。不管是歷史古蹟的再生,或是教育與文化的推動,包括我們國家的憲法,唯有透過以台灣人民為主體的思考,才能以台灣的利益為利益,以台灣的觀點為觀點,才能讓我們的國家擺脫過客心態的影響,朝向正常、自信、開放的方向大步前進。
台灣博物館系統建置計畫,是本人任內以建構台灣文化主體性與提升台灣文化認同為訴求的重點計畫。在2005年5月18日臺灣博物館重新修復開館的啟用典禮上,本人特別期許臺灣博物館的地下化工程以及土地銀行舊址再利用計畫能夠具體落實,讓這座以台灣為主體的自然史博物館更臻完善。今天在土地銀行與台灣博物館共同合作下,勸業銀行古蹟修復工程就將啟動,讓台灣自然史博物館的展示空間更加開闊,並且有效的透過古蹟再利用、建置博物館等方式來突顯台灣文化認同主體性,這樣的成果讓本人感到非常安慰,迫不及待希望看到未來博物館的開展,不過我們知道古蹟修復有一定的程序,所以希望我們大家一起來關心與期待這項重要文化工程的完成。
此外,我們也深切盼望,藉由台灣博物館經營管理勸業銀行古蹟的案例,能夠為活化台灣歷史文化資產建立一個跨部門合作的最佳典範,透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讓更多的文化資產能夠重現風華,走入我們的生活,也只有如此,我們才能普遍的建立台灣文化的認同感,培養出真正具備台灣主體意識的文化公民。
再過幾天就是農曆的新年,今天的開工典禮,彷彿為新的一年注入新的文化氣象。期許未來臺灣博物館系統的其他子計畫,包括臺灣鐵路局舊址和台北樟腦廠,能夠順利啟動,屆時本人也將會再次與大家共同見證美麗的文化光景,建設台灣成為一個優質的文化國度。
再度感謝文建會、台博館與土地銀行的努力。最後,敬祝各位嘉賓、先進、朋友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工程順利,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