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6年01月19日
副總統出席陽光家庭計畫-「小秀才學堂」北台灣村里長說明會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出席陽光家庭計畫-「小秀才學堂」北台灣村里長說明會,除應邀致詞,感謝在場村里長踴躍參加今天的說明會外,並正式宣布「小秀才學堂」推動委員會成立;此外,為了讓執行此一計畫的第一線尖兵-村里長們進一步瞭解相關問題,副總統並站在台上接受提問,說明計畫發起構想與初衷,以及未來將達成的目標及功能。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21世紀面臨的是M時代的來臨,所謂M時代就是有錢人愈來愈有錢,窮人愈來愈貧窮。世界趨勢顯示,以每年資源消耗量而言,全世界百分之1的富人年平均約消耗百分之80資源,也就是說最有錢的百分之1,享有百分之80的能源,而貧窮的百分之80,卻僅能享用百分之1的資源,因此也造成富有的國家愈富有,貧窮國家卻日漸貧窮。
副總統指出,國家呈現兩極化現象,人民亦然,根據國內主計處統計,台灣最富有的70萬人,月平均收入為新台幣14萬4千元,較之最低收入的70萬人,一個月僅3000元,竟高出50倍之多,差距之大令人訝異。除了貧富懸殊問題仍然存在台灣社會外,產業結構與兩性關係的改變,也造成許多社會問題;甚至現代人婚姻的不穩定,更形成單親家庭人口流動,加上外籍新娘人數日益增多,下一代的教育無形中面臨更多挑戰,這些都是台灣社會亟需解決的問題。
副總統表示,行政院雖有各項補助措施,也對社會問題付出相當的關注,然而法仍有不足之處,因此她提出「陽光家庭計畫」,訂定明確的目標,希望能幫助社會上真正需要幫助的家庭,進而達到助貧、脫貧的目的。「小秀才學堂」是陽光家庭計畫中一項,主要是協助許多特殊家庭的小朋友,解決他們因為家中經濟或父母親無法照料所造成的課輔問題,讓他們在課後有個穩定的地方可以接受課業輔導,好好學習、成長茁壯。
「愛心必須普及,才有其效果」,副總統指出,「小秀才學堂」不僅是個構想,更應該落實在各地,如果能夠以社區化方式來進行,將更有成效。尤其村里長可謂照顧民眾的土地公、土地婆,有了村里長們的支持,小秀才學堂就是踏出成功的第一步,這也是她今天邀請大家撥冗前來的原因。
針對計畫內容,副總統進一步說,在各村里設立的小秀才學堂,每晚至少進行2小時課業輔導,一班可收受15至20名小朋友,師資部份,她期盼能吸引退休老師或教學從業人員擔任志工,免費輔導小朋友們課業,這套機制若能付諸實現,全國約7800個村里,將有數十萬名特殊家庭子女可以獲得更多幫助與照顧,她強調,好好教育我們下一代是大人的重要責任,讓他們接受良好教育,長大成人後對社會作出貢獻,無形中也是降低社會問題的發生機率,對國家發展更有正面助益。
副總統希望,農曆年後至少先成立100班「小秀才學堂」試辦班,再逐漸擴及到中、南部,讓陽光普照台灣各地需要溫暖的家庭。同時,副總統也呼籲,台灣應該有更多的比爾蓋茲,亦即有更多人投入愛心志業,效仿美國富豪比爾蓋茲,在事業獲利之後,捐贈善款,幫助社會,她相信台灣一定愛心處處,她有信心。
副總統並宣布「小秀才學堂推動委員會」正式成立,由國際獅子會前總監顏志發先生擔任主任委員,下設財務組、學務組、諮詢組及秘書處等單位,委員會成員秉持為民眾服務、栽培國家幼苗的信念,不分黨派、無分顏色、共同參與,希望能讓「小秀才學堂」在各地紮根發芽,她期許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教育是國家發展重要根本之一,理應受到更多關注與重視,期盼一村里一學堂的目標早日達成,讓台灣社會充滿求知求好,守望相助的良好風氣。(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