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5年12月08日
總統參加2006年「第13屆世界盃劍道錦標賽」開幕典禮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參加2006年「第13屆世界盃劍道錦標賽」開幕典禮,代表台灣政府及全體國人同胞向來自歐、亞、美三大洲40個國家及地區的劍道好手致上最崇高的敬意與歡迎之意。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今天非常榮幸能夠應邀參加「第13屆世界盃劍道錦標賽」開幕典禮,本人謹代表台灣政府及全體國人同胞向各位來自歐、亞、美三大洲40個國家及地區的劍道好手致上最崇高的敬意與歡迎之意。大家不遠千里而來,相互切磋劍道,希望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將這項老少咸宜、結合體能與智能的武術運動介紹給更多民眾。
「世界盃劍道錦標賽」是由國際劍道聯盟授權,每3年舉辦一次,並由亞洲、美洲及歐洲三大洲會員國輪流承辦,錯過一次機會,就必須等上9年才能再次爭取主辦權。今年台灣能夠從日、韓等國當中勝出,獲得本屆「世界盃錦標賽」的主辦權,相信對於台灣劍道運動的發展有非常大的鼓勵,除了證明台灣選手參與世界賽屢獲前三名的實力已經得到國際劍道界的矚目與肯定,也讓我們的民眾有機會親眼目睹劍道運動的博大精深。
大家都知道,劍道運動的歷史非常悠久,除了在日、韓成為警察的必修訓練課程,法國、巴西的警界也非常重視,台灣也有很多這方面的好手,足見劍道這項技擊運動在各國都佔有一席之地。
在古代,劍道與武士的關係密不可分,屬於一種實用的武術,由於武士們必須具備忠誠、勇敢、守規矩、重聲譽的特質,這些特點也隨之融入了劍道運動中,讓此項運動更富有東方哲學的智慧,選手都以追求氣、劍、體合一為目標。
隨著劍道日益普及,日本於1970年時倡議成立「國際劍道聯盟」(International Kendo Federation),藉由每年舉辦國際性比賽,讓劍道運動推廣到世界各國。更由於劍道重視的武士精神,與現代講求公平與極致的運動精神充分契合,加上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學習,逐漸成為許多人愛好的運動項目之一。因此,本人深信各位投入劍道運動後,不僅在劍術上得到成長,也從習劍當中學到了以靜制動、不變應萬變、及後發制人等處事的哲理。
最後,本人要再次代表中華民國(台灣)政府及二千三百萬人民向各位表達誠摯的歡迎之意,並預祝「第13屆世界盃劍道錦標賽」順利圓滿成功,敬祝所有在場的貴賓、朋友身心健康、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