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5年11月08日
總統接見世界台灣客家聯合會代表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接見世界台灣客家聯合會代表,對於世界台灣客家聯合會致力推廣台灣客家文化所作的努力,申致最高的敬意與謝忱。
  總統於晤談中表示,因為有大家的支持,才能在2000年完成政黨輪替、政權和平轉移,這是台灣民主的驕傲與成就。這過程中沒有聽到砲聲和軍事政變、或是暴力的發生,這是讓人感到很欣慰的事。不啻證明用愛與用民主的選票就能改寫歷史、創造歷史和完成政黨輪替。
  總統也提到美國在1800年,也就是206年之前就有了第一次的政黨輪替,台灣足足晚了200年,所以我們仍然是一個非常年輕的新興民主國家。有很多新興民主國家會碰到和面臨的問題,台灣也不例外。然而台灣內部另有比較特殊的問題,例如對國家認同的嚴重分歧。
  總統指出,國家認同的分歧不但影響國防武力的提升,也影響到整個國際發展空間,台灣希望能夠站起來、走出去,多年來作了相當多的努力,例如去年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過世,他親自前往教廷參加葬禮彌撒表達追思,雖不是正式的訪問,但這已經是歷史上我國元首踏上歐洲土地的第一次了。
  總統進一步指出,我國另一個邦交國海地,歷任的總統都來過台灣訪問,與台灣有很好的友誼關係,但是這次他們新總統上任,我們連派行政院蘇院長前往祝賀都遭遇阻礙,這是因為中國打壓的關係,縱使是邦交國,台灣要走出去,還是有諸多困難。
  總統強調,正因為台灣的國際處境可謂寸步難行,如果國家認同仍有分歧,如何面對中國強大的壓力,因此,他作為總統,就必須好像保護一個家庭一樣來保護這個國家,讓大家住得平安、有尊嚴,在國際社會讓大家承認、接受和尊重,在國際舞台有一定的空間和影響力。
  總統也提到,許多國際會議台灣都被排除在外,包括即將在越南河內舉行的APEC會議,這次由張忠謀董事長代表出席,而台灣的領導人卻無法親自參與,這就是台灣的悲哀,面對中國對台灣外交的三光策略:挖光、堵光、擠光,大家應該要審慎因應。
  總統最後表示,全世界客家人口至少有約1億人,分佈在5大洲、100多個國家,但是在世界各國卻鮮少見到對客家文化的系統性重視與發展,在這方面台灣可以說是做得最好的,這都要歸功於6年來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與所有海內外客家社團、客家代表與鄉親們的努力,讓台灣客家從本土出發,進而邁向國際、與世界對話。
  世界台灣客家聯合會代表楊貴運創會會長等一行,下午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卓榮泰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