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5年10月13日
總統接見德國國會議員弗魯格 (Johannes Andreas Pflug)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德國國會議員弗魯格 (Johannes Andreas Pflug),對訪賓遠道前來參加我國國慶大典,代表政府與2300萬台灣人民表達最高的歡迎與感謝之忱。
總統首先感謝弗魯格議員長期對台灣議題及台德雙邊關係的關心,總統指出,台德兩國雙邊關係近來已有長足進展,德國是台灣在歐盟最大貿易伙伴,佔台對歐貿易的四分之一,台灣也是德國在亞洲第4大、世界第6大的貿易伙伴;此外,超過240家的德商進駐台灣,也有175家以上的台商選擇投資德國;台灣並積極參與德國漢諾威商展,去年及前年就至少有800家以上的台商參與,連續6年都是參展外商的第一名,由此足見台德兩國經貿交流的密切。總統也感謝德商參與我國各項重大建設,包括台北捷運、高雄捷運及台灣高鐵等交通建設。
總統對德國國會在2004年通過反對歐盟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決議案感到欣慰,總統指出,決議案中要求中國必須符合改善人權、和平解決台海爭議、不得將大規模毀滅性武器銷往第三國等三大前提下,歐盟才會進一步考慮解除武器禁運,他對此表達深刻的支持及感佩。總統表示,天安門事件距今已17年,然而中國的人權紀錄仍然惡名昭彰,中國人民無法享有言論、信仰及新聞自由,中國政府持續對法輪功、新聞記者及政治異議份子等施加迫害。中國連續17年都以二位數幅度大增國防預算,更在去年通過象徵對台動武法源的反分裂國家法,此外也在東南沿海部署超過800枚以上的飛彈瞄準台灣,如果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就無異讓一個不自由、不民主的中國,對付自由民主的台灣,此舉對於2300萬的台灣人民當然不公平。
總統也再次重申和平解決台海議題的立場,他說,布希總統曾公開表示,希望北京當局應與台灣民選政府領導人對話,總統認為,台灣與中國的接觸、對話及談判,政府的公權力及角色都無法被取代,他期盼中國政府正視台灣作為主權國家的現狀,兩岸能儘速展開對話,讓兩岸關係可以早日正常化。
總統最後呼籲德國支持台灣成為世界衛生大會(WHA)觀察員,總統指出,美國、日本雖有一個中國政策,但是防疫無國界,健康人權不應受到剝奪、限制及政治干擾,因此美日兩國在2004年投票贊成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
德國國會議員弗魯格上午由德國駐台代表薄達夫(Detlef Boldt)及外交部次長楊子葆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劉世芳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