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5年09月19日
副總統參加國際扶輪社3460地區捐贈典禮及苗栗縣心會成立大會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參加國際扶輪社3460地區-愛在扶輪-捐贈典禮及苗栗縣心會成立大會,並分別應邀致詞。
副總統在扶輪社捐贈典禮致詞時首先表示,國際扶輪社是由各行各業的社會菁英所組成,有些政府做不到的事,國際扶輪社提供了許許多多的必要協助,國內的災區以及薩爾瓦多與印度的賑災工作,也能看到扶輪社社員默默默提供資助、救災的身影,對此,副總統特別表達感謝及肯定之意。
副總統指出,近來國內有許多人在某些場合提出不同的聲音,並有衝突發生,對此,副總統再次提出「藍天、綠地、好台灣」的理念,期盼政黨與政黨間要和解共生,一起為生活的這片土地共同努力。而「三安-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心」更是我們共同所追求的目標。
副總統進一步就台灣社會人口的變化表示,少子化時代已然來臨, 30年前平均一名婦女一生生育2.7個小孩,現在則降至1.18個,因此造成不婚、不生、不養「新三不」,因此產生的問題將形成國家、社會的負擔。據估計,2018年台灣的人口會進入高峰期,將達到2,323萬,接下來人口就會負成長,年輕人會越來越少,老年人則越來越多,社會與國家必須承擔更多照護老年人的責任。
副總統表示,高科技時代的來臨,產生了邊緣化,有人追上高科技腳步而賺錢,追不上高科技腳步者,因為數位落差,而出現了「新貧」現象,另一方面因為婚姻狀況變化,離婚、失婚造成單親家庭的收入減低,同時因為知識落差,最主要是數位落差,讓貧窮世代循環。面對這些現象,科技人都應該要特別注意到。
副總統也指出,根據今年6月份內政部的統計,台灣省平均每人每月需要新台幣9,210元最低生活費,台北市為14,000元,但全國有60,792人每月所得未達9,000元,更嚴重的是,約20,000人每月達不到6,000元,其中有4千餘戶完全無收入。貧窮的家庭愈來愈多,社會大眾及政府需要更關心這些家庭。
副總統表示,中興新村刻正進行規劃,希望將來能成為非營利組織的中心,包括國際會議中心、國際文化藝術村以及農業生物科技研發中心,將來落成後,將有助於社會福利的發展。
結束國際扶輪社在台中市的捐贈典禮活動後,副總統隨即前往苗栗縣後龍鎮參加苗栗縣心會成立大會。
副總統在致詞時表示,民主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民主的實現需要很多的努力,也要有很好的政府,在專制政府結束後,民主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出現。她說,從電視媒體可以知道,日本、韓國、菲律賓、印尼及泰國等國家,他們的民主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民主是需要花費許多時間與努力才能獲得。在9月15、16日台北的活動當中,看到很多人有不同的意見,這就是民主的呈現。
副總統也表示,台灣從1987年解嚴,到了2000年才完成首次政黨輪替。1979年美麗島事件到2000年,努力了21年,經過一次次的選舉及街頭運動才有政黨輪替的實現。她指出,過去的政治運動、政治活動,多以男性為主,在媒體發達的今天,愈來愈多的女性民眾也關注到政治的運作及發展,甚至參與政治運動,可見政治已不是男人的專利。
副總統肯定苗栗縣心會的成立並勉勵所有會員朋友們,要有台灣心-用心、信心及疼心。做任何事情要「用心」,對於台灣未來的前途要有「信心」,在台灣民主運動過程當中,所呈現出些許的現象要以「疼心」看待。近日的抗爭活動,我們應將危機視為轉機-民主過程的轉機。
副總統指出,經由全民與政府的共同努力,台灣的失業率,在今年6月已降至百分之3點87,是6年來最低,較諸法國的百分之9、美國的百分之5點8以及日本的百分之4點2都還要低,這表示我們的經濟已在復甦當中。此外,外匯存底部份,2000年時約1,067億美元,執政6年多以來增加到2,600餘億美元,自2000年陳總統與她上任後,至今已增加1千多億,大家有目共睹。
副總統也指出,根據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對台灣成長競爭力所作的評比中,台灣名列第5名,中國則是第49名;商業競爭力方面,台灣為第14名,中國則是第57名;而在科技指標,台灣為第3名,中國第64名;在經濟自由度方面,台灣第27名,而中國遠在112名。
副總統最後表示,大國都要用柔性國力,小國更應該以柔克剛,現今是奈米科技的時代,以前大家總認為愈大愈好,但被奈米科技顛覆了,愈小、愈看不見的愈有魅力,放眼世界一些土地面積、人口較少的國家,都被評比為模範國家,這當然包括台灣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