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5年08月26日
副總統出席台北市心會2006年年會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出席台北市心會2006年年會,期勉所有心會成員發揮台灣心、台灣情,共同為台灣打造更燦爛光明的未來。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肯定所有心會成員為台灣社會的良性發展長期的付出與努力,並提出幾項數據鼓勵大家打開心內的門窗,對台灣一定要有信心,例如台灣的經濟成長率至今年6月底為4點74,可說是2000年以來經濟成長率最高的一次;今年1月至6月出超比起過去同期增加百分之87,共計77點5億;失業率到今年6月底則降到3點87,比起美國的5點4、日本的4點多都還要好。此外,外匯存底部份,2000年時約1,067億美元,2004年則有2,417億美元,去年底達到2,533億美元,今年上(7)月則計2,604億美元,自2000年陳總統與她上任後,至今已增加1千多億,大家有目共睹;至於國民生產毛額,自2000年時的14,721美元,到現在15,670美元,也增加了約1千美元;而知名的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對台灣成長競爭力所做的評比中,台灣由2000年的世界第10名,進步到2001年第7名,2004年第4名,全世界193個國家,台灣成長競爭力進步不少,去年雖落後一名,但在競爭激烈的國際環境中,仍屬相當不易。
然而,雖然台灣已有此成果,副總統仍提醒全民要更加團結打拼,她指出,IMF評比數據顯示,台灣2001年經濟表現被評比為世界第38名,2005年為第18名,政府效能2002年是第24名,去年第19名,但這些在2005及2006年時卻有明顯退步,其中經濟表現由第18名退步到第27名,政府效能由第19名退步至第24名,企業效能由第6名退至第14名等,這些警訊值得大家關注。在科技指標方面,副總統表示,大家都知道台灣科技發展高居全世界第3名,22項高科技產品囊括全世界市場一半,甚至有5項產品全世界百分之90以上都是台灣製造,但隱含的警訊在於,這22項產品中,真正仍在台灣製造的僅剩8項,其餘都移往大陸生產,所謂台灣接單,大陸製造,大家不可不慎。
副總統並指出,若以整體經濟競爭力來看,台灣是世界第5名,中國第49名,台灣科技指標世界第3,中國第64,台灣經濟自由度世界第27名,中國第112名,這些數字相當重要,因為國人很少認真看待以上數據、對台灣經濟發展做持平客觀分析,希望今後大家除了對台灣未來具有信心外,更要加強國際觀,尤其全球化時代來臨,不能再強調我們只是台灣人,更要與世界接軌。即使中國對台灣武力威脅仍在,但對岸的各項發展,若有良性正面的成長,我們也要予以祝福,如果他們朝向和平理性方向進步,我們同時也要以新的思維來思考如何因應一個強大勢力的崛起,這是台灣必需整體考量的地方,不能閉著眼睛假裝中國並不存在。中國不但存在,而且崛起,他的崛起不僅藉著經濟,更挾帶軍事企圖,對世界安全造成影響,台灣又與中國比鄰而居,如何彼此和平相處,又不失自己尊嚴,正考驗今後台灣領導者智慧。她呼籲,我們要立足台灣、放眼世界,讓台灣全球化,並調和與中國的關係。
對於兩岸經貿互動,副總統也同時提出幾項數字與在場會員共同思考,她指出,台灣去年在中國投資佔百分之71,可以必喻成100顆雞蛋,71顆都放在「中國」這個籃子裏,如果不慎籃子破裂,71顆蛋也將隨之破滅,大家要思索其中潛在的危機,因此她極力提倡「東望太平洋」,投資中南美洲構想,首創「台薩園區」即將在中美洲友邦薩爾瓦多成立,這是為台灣尋找更寬廣的發展空間與天地,同時把台灣建設好,讓她成為所有台灣人溫暖的鳥巢,大家在外打拼努力之後,仍會想回來的一個溫暖的窩。她語重心長地表示,大家不要鎮日吵吵鬧鬧,應該為台灣謀求國家安全、社會安定與人民安心的良好居住環境,而這也是她倡導「藍天綠地好台灣」全民運動的最大宗旨與理念。
副總統強調,大家不能有狹心症,更不要有本位主義,必須面對台灣面積狹小、聯合國並不顧及台灣立場等諸多不公平、殘忍的困境,因此,全民團結是克服這些困難的最大力量。她憶及,美麗島事件發生後,政黨間心結愈益糾纏,2000年政黨終於輪替,6年來,執政黨施政或有許多未盡如意之處,這是必需虛心檢討改進之處,然而這些可以視之為由威權時期轉型至民主化時代所產生的「轉型期症候群」,因為威權時代所制定的不合理典章制度,在新政權接替時,理想與正義尚未完全建立之際,所發生的擾擾嚷嚷,這些稱之為「轉型期症候群」。但是,在大家共同努力打掃這間政治房舍同時,不同的陣營發起的靜坐與反制行動,卻會加深藍綠之間的對立,她期待大家理性和平面對,不要進行人身攻擊。副總統同時表示,針對此次靜坐活動,政府採取的是祥和專案,也就是希望此次靜坐能以理性祥和落幕;她同時呼籲,相關單位審慎考量所謂24小時靜坐,對附近醫療院所、住家、機關是否會造成吵擾,尤其她曾在槍擊後於台大醫院靜養時,深受當時集會群眾吵嚷之苦,她希望大家回歸理性,尊重法治、人權,一切以憲法為依歸,在此次靜坐活動結束後,她期盼國家、民眾能回到常軌,遵循法治及憲政運作,這才是全民之福。
最後,副總統期許在大家的支持與肯定下,「藍天綠地好台灣」運動能順利成功,促成所有政黨領導者坐下來,共同擘劃台灣更好、更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