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5年08月10日
副總統出席台北縣縣政發展座談會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出席台北縣縣政發展座談會,隨後,並以乘客身分親自檢視板橋新站三鐵共構設施,隨後也視察台北縣颱風災害應變中心,慰勉工作同仁辛勞。
在聽取縣政發展簡報後,副總統致詞表示,簡報內容對於台北縣的發展及目前面臨的問題已有完整說明,她今天主要希望能和與會者交換前瞻性思維,期盼對台北縣的未來發展有所幫助。
副總統指出,她曾擔任桃園縣縣長,對於縣與院轄市之間的落差,非常能感同身受。她並提出一份數據表示,1980年時,地方與中央政府鮮少財政赤字,1987年,省對縣的統籌分配與補助款都有大幅度增長,每年在新台幣1,000億元以上,所以到1999年時,省府的債務餘額已高達8,193億元,主要原因是省府開始向全國319鄉鎮市越級輔助,快速產生赤字。2000年新政府執政以來,地方債務節節上升,2000年時赤字是2,579億,到2004年已達2倍以上,為5,092億。副總統認為,各縣市政府累積的地方赤字,藍綠都有責任,從舊政府一路累積下來到新政府,因此大家應該共同面對。
副總統也表示,地方財政不均的狀況,她十分能理解並提出一些數據佐證,2005年台北市的人均歲出新台幣53,700元,而一河之隔的台北縣僅有21,100元。副總統認為,新任財政部長何志欽已經上任,相信將可以其在美國聯邦政府的良好經驗,妥善面對此一議題,尤其現在已是法治時代,在預算執行方面,應該加以嚴格監督,在預算籌編方面,則須避免巧立名目。中央與地方基於伙伴關係,以「藍天綠地」的理念,不分黨派好好處理這樣的問題。
為因應21世紀的趨勢,副總統也再次提出行政區域重規劃問題,她表示,過去的行政區域規劃已經落伍了,但根據目前憲法規定政府體制為三級制,廢省並不可能,但增加省則是可行的,因此她提議以河川為界,將台灣設為4個省、2個特別行政區,即是:大安溪以北為台北省、以南至濁水溪為台中省、濁水溪以南則為台南省、台東省,再加上高山特別行政區及離島特別行政區。她強調,高鐵通車之後,將為台灣帶來空間革命,形成「一日生活圈」,如此規劃才合乎「四生共榮-生產、生態、生活、生命」及國家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