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5年08月01日
副總統接見美國民主黨青年政治菁英團
  呂副總統秀連女士今天下午接見美國民主黨青年政治菁英團,並表達歡迎之意。
  副總統稱許訪賓是民主黨的明日之星,不僅是畢業於名校的高材生,其中多位也曾有參與總統大選的助選經驗,可說是king maker。她並與訪賓分享自己在美國的求學經驗:1970年她就讀伊利諾大學期間受到美國婦女運動在芝加哥舉行全國會議的啟發,因此回到台灣後開始推行婦女運動,至今台灣的婦女地位已有大幅度提升;1978年她就讀於哈佛法學院之際,獲知當時美國將與台灣斷交、與中國建交,因此放棄繼續深造的機會,回台投身反對運動,並因此入獄6年。
  副總統也提到,最近一期的哈佛法學院通訊中一篇文章寫到「呂副總統和馬英九共享相同的過去,但卻為台灣創造不同的未來」,從哈佛回國之後,馬主席選擇與執政當局站在一起,成為當時總統的英文秘書,而她則選擇參與反對運動。副總統說,顯然馬主席比他聰明,因為他選擇的路讓他這20年來都是政治明星,而她選擇的卻是一條從牢獄走向總統府的路。
  副總統表示,相較於台灣,身為美國人可說相當幸運,因為生下來即知何謂民主,但對台灣而言,民主是相當艱困才完成的,在她之前已有許多人因為參與民主運動而坐牢,甚至被槍斃。而她個人雖然坐了6年牢,並非因為做錯事,而是因為在1979年國際人權日發表20分鐘的演說,而被判了12年徒刑,當時從事民主運動的人士都被逮捕,其中有8位因叛亂罪而送軍事法庭審判,有15位律師為他們辯護,20年後,其中辯護律師、也是當時最年輕的一位,邀請當時的一位被告,共同參與總統大選,並且當選正、副總統,這位年輕的律師就是現在的陳總統,而當時的被告就是她本人,二人和平地、民主地推翻了這個過去曾經鎮壓過他們的政權,這就是台灣民主的故事。她期待,訪賓們能將這個故事帶回自己的國家,與國人分享。
  訪賓除感謝副總統撥冗接見及我國的熱情款待之外,也表示,此行來台訪問,對台灣十年間的巨大轉變,印象十分深刻。十年前,台灣還是長久以來受到一黨統治的國家,而現在卻可稱為全世界民主轉型的典範。
  副總統則表示,這十年來的轉變不僅於此。十多年前,中國並沒有這麼多飛彈對準台灣。1996年台灣舉行第一次總統直選,當時中國曾經試射飛彈,企圖威嚇台灣,2000年時增加至200枚,目前已有820枚,這是很大的差別。副總統強調,由此可見,當全世界一再強調要在這個區域維持現狀時,大家應該要意識到,正是中國在挑戰並改變這個現狀。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