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5年07月28日
總統出席「2006科學季:多樣性台灣」特展開幕典禮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出席「2006科學季:多樣性台灣」特展開幕典禮,以啟動光球方式為特展開幕,並邀請所有的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觀展。
  總統致詞時表示,在重視科技的同時,永續發展的理念也一樣重要,國人同胞也應愛護與珍惜寶貴的自然資源與人文資產,而政府在推動國家發展建設時,也應將生態與環保問題納入考量,他過去不斷強調,要在生態保育與經濟發展之間取得相容的新的平衡點,將台灣建設成「綠色矽島」,這樣才能確保台灣在全球競爭中取得優勢的地位。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今天阿扁非常高興能再次受邀參加「2006科學季:多樣性台灣」的開幕儀式,首先要感謝這次活動的主辦單位及所有的工作夥伴們盡心籌備,讓民眾有機會一窺台灣的豐富、多元及多樣。再次感謝大家的辛勞與貢獻,大家辛苦了!
  許多人以為台灣只是個「蕞爾小島」,殊不知這裡擁有世界其他國家需要長途跋涉才能夠看到的豐富生態資源。不僅這樣,比起所謂的文明古國,台灣的歷史很短,但四百年間就歷經了荷西、明鄭、清領、日據及國民政府時期,時間的縱深儘管不長,但這部濃縮緊湊的歷史篇章,在世界發展史上卻是極為罕見。大家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瞭解,很可能只是零星片段,為了找出競爭優勢,因應外來文化的衝擊,我們應該認真思考台灣的特質,積極地用行動來認識台灣。
  文化是凝聚社會歸屬感,以及傳承共同歷史經驗最重要的力量。台灣的價值,在於豐富的人文內涵下所埋藏的文化寶藏與生命層次,這並非快速發展的經濟所能取代。過去台灣對歷史、地理等培養鄉土情、愛國心的主要課程並不是很重視,導致許多學生對中國、外國史地知道得多,但是對台灣自己的根源與環境反而瞭解得少。為了讓我們的下一代,更瞭解及認同自己的土地與文化內涵,政府今年度的教育施政目標之一,就是藉由國民中小學課程及教學改革的推動,期望以語文、社會、自然生態及藝術人文的教育,經由接觸、學習、瞭解,然後產生發自內心的認同與熱愛。
  今年國科會主辦的「2006科學季:多樣性台灣」相當吸引人,藉由高科技、高互動的方式來帶領民眾深入欣賞台灣的地科、生物、人文的多樣之美,同時可以一探背後形成的原因,藉此學習尊重彼此間的差異與多元,就如同十七世紀德國哲人萊布尼玆所說的「一棵樹上沒有兩枚相同的葉子」,因為多樣才使得這個世界顯得更多采更多姿。
  此外,在重視科技的同時,永續發展的理念也一樣重要,國人同胞也應愛護與珍惜寶貴的自然資源與人文資產,而政府在推動國家發展建設時,也應將生態與環保問題納入考量,阿扁過去不斷強調,要在生態保育與經濟發展之間取得相容的新的平衡點,將台灣建設成「綠色矽島」,這樣才能確保台灣在全球競爭中取得優勢的地位。
  展望新時代的挑戰,科學技術的發展將是重要的世界潮流。今後,我們要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努力,使我國的科技水準與世界先進國家並駕齊驅。相信透過全國產官學界一致的努力,必能為永續台灣的願景,作出積極的貢獻。
  今天這場盛會有許多不遠千里而來的嘉賓,像是我們的好朋友「國際科學理事聯合會」(ICSU)主席梅塔教授(Prof. Mehta)也來到現場。在此要再一次誠摯地邀請所有的大朋友、小朋友一起參加「多樣性台灣」特展,相信在主辦單位極盡創意巧思的安排之下,大家將會對台灣有全新的認識。最後,祝「多樣性台灣」特展圓滿順利成功,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