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5年07月27日
副總統前往台東縣參訪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前往台東縣參訪。上午副總統出席CK124蒸氣機車巡禮活動典禮並乘坐蒸汽火車至太麻里,隨後趨車至台東縣政府聽取縣政建設簡報。下午,副總統前往台東龍泉堰塞湖瞭解崩塌情形,隨後出席出席在台東森林公園舉行的南島文化節活動。
副總統在參加CK124蒸氣機車巡禮活動典禮時表示,台東縣風景秀麗,觀光資源豐富,許多原始景觀也保存得十分完好,再加上面向太陽東昇,可說是「日昇之縣」,是國人觀光旅遊的好去處。她表示,身為台灣觀光產業聯盟盟主,她十分期盼CK124蒸氣火車在台東重新啟動,配合南島文化節各項活動的推展,可以帶動台東縣當地的觀光產業。
隨後,副總統在與台東縣政府員工進行座談時,除聽取縣政簡報外,也對縣長鄺麗貞以企業精神擘劃台東觀光產業,表達讚許之意。副總統強調,二十一世紀是科技的時代,如果能將觀光與科技相結合,相信必能把台東的觀光產業帶向另一個境界。
副總統指出,目前台東縣所推動的「海洋深層水開發計畫」,正是科技與觀光相結合最佳的表現,因此未來在落實建設深層海水科技園區,中央及地方政府以及各相關業界應該攜手共同努力,以達成目標。
此外,副總統也指出,台灣作為南島語系的發源點,可以把台東縣發展成為所有南島語系的文化中心。她表示,舊政府是以中原文化的框架看待台灣,讓台灣失去了自有的主體性。她強調,因為台灣是海洋國家、世界的寶島、是所有南島嶼系的原鄉,所以台灣要以海洋立國,要建立自己的主體性,一旦台灣的前途定位於依附中國,那麼台灣必定沒有前途可言。如果我們將所有的生存價值、產業發展價值全都放在大陸,台灣必定將失去主體性。
副總統也表示,台東保存的好山、好水與如詩如畫的秀麗風景,與她所提倡的四生共榮─生活、生產、生態與生命的理念不謀而合。正因為台東生態景觀並未遭到嚴重的破壞,所以才具有迷人的魅力,並且得天獨厚,成為均衡發展的最佳典範。
副總統提到,目前台灣面臨少子化以及高齡化的危機,未來不但嚴重衝擊台灣的人口結構,勢必也將影響到台灣的產業發展,如何將產業與科技相互結合是未來應持續努力的目標。她表示,如果可以掌握科技、強化電腦使用的普及、推動外語學習,使網路與產銷通路相互呼應,進一步達到配銷管道順暢的境界,將可以是台東未來努力的目標。
副總統並進一步提出新的思維,以河川流域劃分四省(台北、台中、台南及台東四省)構想,維持目前的縣市區劃,略作調整,並廢除鄉鎮市層級,形成真正的三級(中央政府、省、縣)政府,消除現有鄉鎮市的本位主義,必定會使台東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
下午,副總統至台東龍泉堰塞湖瞭解崩塌情形並聽取災情簡報,對於當地救災團隊持續監控堰塞湖崩塌情形,並未因此造成任何人員傷亡表示欣慰,而對於媒體持續關心堰塞湖崩塌情形,副總統也表達感謝之意。在聽完簡報後,副總統表示,未來中央與地方政府會持續做好堰塞湖的疏濬、監控與復堤的相關措施,必定會盡力維護當地居民的安全。
隨後,副總統抵達台東森林公園,出席台東南島文化節活動,她表示,南島語系的區域包括台灣、非洲馬達加斯加島、南美洲復活島、以及紐西蘭所含括的廣大區域,在這麼大的海域當中,有著兩億人口、18個國家,而南島語系文化的發源地正是台灣。台灣原住民族群有12族,再加上已經漢化的平埔族,加起來共有十九族,這表示台灣是一個族群十分豐沛的國家。但副總統對於常常在電視上看到藍綠政黨對決感到十分遺憾,她希望族群之間不要有仇恨、也不要有歧視,應致力推動族群與政黨和諧。她表示,雖然台東縣長鄺麗貞與她分屬不同黨派,但都同樣願意為台東的觀光發展而努力,這與她所推動「藍天、綠地、好台灣」的理念不謀而合,她期盼大家不分黨派、族群,一起為生活的這片土地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