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5年07月13日
副總統以視訊方式參加在印尼雅加達舉行的「禽流感對人類安全之挑戰與啟示」國際研討會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在總統府以視訊方式參加在印尼雅加達舉行的「禽流感對人類安全之挑戰與啟示」國際研討會,致詞表示,此次會議不但集科技專家於一堂,更提供過去對抗其他類似流感的經驗及實務,她特別希望經由民主太平洋聯盟,台灣能與其他國家分享其經驗與資源,站在對抗此一疾病的最前線。
研討會於台北時間上午10時舉行,會議開始時,首先由印尼哈比比中心董事會主席兼民主太平洋聯盟副理事長慕拉迪(Muladi)、前台大校長陳維昭、駐印尼台北經濟貿易代表處代表林永樂發表談話,隨後,副總統並發表演說。
印尼衛生部長Dr.Siti Fadilah Supari亦應邀出席今天的研討會,其餘各國貴賓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駐印尼代表、來自美國、泰國、印尼當地專家學者及我國代表與各國媒體等,計約400餘人共襄盛舉。
副總統致詞內容為:
早安,大家好。本人謹代表民主太平洋聯盟,歡迎各位參加在雅加達舉行的「禽流感對人類安全之挑戰與啟示」國際研討會。首先,感謝印尼政府及衛生部、民主太平洋聯盟亞洲區副理事長暨哈比比中心董事會主席慕拉迪博士等,共同致力舉辦本次的研討會。本人很高興看到這麼多來自印尼、泰國、美國、台灣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的衛生專家與政府官員參與盛會,特別是印尼的衛生部長蘇帕里博士。各位的專業和熱忱不僅對找出解決禽流感疫情之方法至為重要,同時定能讓本次研討會順利圓滿成功。本次研討會的副主題「分享問題與解決之道」非常妥適,的確,「分享」彼此的經驗和科技應是本次研討會的重點。
1997年禽流感疫情爆發當時曾引起世人注意,但主要被認為是「東南亞的問題」,然而過去十年情形已有很大的變化。隨著世界日益緊密連結,疾病管制不再只限於一個國家或區域,而是全球性的議題。自從2003年禽流感再度爆發後,全球已有超過百人喪生,而疫情也從東南亞擴散至歐洲與非洲。由於禽流感的死亡率超過50%,其致命性可能超過1918年造成五千萬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
三年前,台灣受到SARS疫情的嚴重打擊,然而,無法參與世界衛生組織以及侷限於對外關係,使得台灣對抗SARS疫情的過程變得更為複雜。SARS在2003年源自於中國,同年3月首度擴散到台灣,當時台灣政府立即採取控制措施遏止流行,包括隔離曾與SARS疑似病患接觸者、對於自疫區來台旅客實施十天強制隔離、指定醫療院所作為治療SARS疑似病患之專責醫療中心、以及鼓勵民眾勤於洗手與量體溫。儘管舉國致力採取大規模的控制措施,但部分未被徹底管制的SARS病患仍將疾病散播到其他醫療院所和社區。台北某一地區就有三家醫院受到感染,民眾因此不敢循正常醫療照護管道就醫。後來台灣終於在2003年7月成功地控制SARS疫情,前後共造成81人死亡,全國上下都從SARS的爆發學習到寶貴的一課,但卻付出慘痛的代價。
SARS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不攜手合作,每一種傳染病的爆發將會輕易地擴散到世界各地。因此,台灣願意儘可能透過雙邊或國際性的平台,分享我們對抗嚴重流行病爆發的專業經驗。例如,台灣代表曾參加2006年APEC流感大流行演習並擔任重要角色、出席多項由世界衛生組織主辦的技術性會議。此外,身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一員,台灣將持續履行動物疾病資訊透明化的義務,台灣政府的農業委員會已備妥七千萬劑禽流感疫苗作為緩衝區禽鳥注射之用,台灣的克流感疫苗除了在2005年捐贈越南和印尼之外,其存量並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相當人口數的百分之十。今年4月,台灣更派遣專家赴布吉納法索,並捐贈該國數批救濟物資,包括隔離衣、防護衣、N95口罩,以協助控制當地禽流感疫情。
因此,分享首先必須跨越國界。當今的健康和疾病議題已非國內議題,當疾病得以輕易地跨越國界蔓延時,有任何國家缺乏醫療照護就會與我們全體息息相關。如果鄰近國家缺乏適當的醫療照護管道,任何國家即使享有全世界最完善醫療制度,她的人民也很容易成為高傳染性疾病的受害者。正如我們所見的禽流感蔓延,它並非只是開發中國家的問題,ㄧ個富裕的歐洲國家所承受的風險和一個東南亞的開發中國家一樣高。傳染病會越過疫區的鄰國而在第三地爆發,當病患與死亡人數增加時,距離不再是一項保護,政治差異也不再是我們冷漠的藉口。
其次,分享必須跨越個別的專業領域。台灣採行的預防措施主要由農業委員會及衛生署督導,此外,由跨部會禽流感工作小組負責成立緊急控管中心,並協調疫情爆發時的應變措施。禽流感的蔓延不僅只是健康問題,它對損失家禽的農家而言是項經濟問題,更可能因為爆發人傳人的疫情,而造成重大的衝擊與安全問題。
政府的經濟及農業事務部會必須處理禽流感所造成之經濟衝擊,而環保及野生動物保育機關則應協助追蹤可能染病的候鳥動向;原本查緝武器及毒品走私的海關及海巡官員現在也必須查緝禽鳥走私,近來台灣海巡部隊就曾截獲一批走私大陸禽鳥,其中很多感染禽流感病毒,因此,跨學科及跨部會間的合作實有必要。像今天這類的專題研討會常常會成為學術性的醫學會議,然而本人鼓勵與會學者專家,能以不同的觀點來探討禽流感擴散問題。
因此,像本次研討會這樣的平台,是我們合作對抗共同威脅的重要方式。此次會議不但集科技專家於一堂,更提供過去對抗其他類似流感的經驗及實務,本人特別希望經由民主太平洋聯盟,台灣能與其他國家分享其經驗與資源,站在對抗此一疾病的最前線。
去年本人創立了民主太平洋聯盟,並有來自太平洋東西兩岸地區28個國家的參與,以提升此地區民主、和平及繁榮的柔性力量。藉由建立環太平洋地區的民主網路,民主太平洋聯盟填補了許多專注經濟及安全議題的區域與國際組織之不足。例如,聯盟於去年12月南亞大海嘯週年紀念時,成立了太平洋災害防治中心,中心的計畫包括颱風、水災防治國際訓練計畫及印尼日惹大地震現場考察隊。除了人道及救災計畫外,民主太平洋聯盟也舉辦過數場永續經濟及提昇民主價值的區域會議。我們最近才在韓國首爾舉辦西太平洋區域聯盟會議,也正籌劃由傑出國會議員組成的太平洋國會連線,以及由聯盟會員國重要學術機構組成的太平洋大學聯盟。
民主太平洋聯盟的模式,是為不同宗教和國家的人民搭建橋樑和網絡。例如,在今天的研討會之前,聯盟已接待了來台與台灣衛生官員進行為期一週的打擊禽流感計畫的印尼衛生官員。本人希望今天這個研討會能延續並擴展之前的雙方合作關係,因為當政府和人民做好準備,並對傳染病的蔓延有更深的認識和對抗的能力,我們就會更安全,這就是柔性力量的本質-分享的人愈多,力量就愈強。
民主太平洋聯盟,期待能與更多的印尼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合作與交流,以對抗新興的傳染病,尤其是禽流感。本人相信,本次研討會,將促使以邁向發展多邊及多領域方式,打擊禽流感及保障全人類安全的努力,向前跨出重大的一步。敬祝大會成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