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1年09月14日
總統關心九二一災後重建及社區總體營造推動情形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前往南投縣國姓鄉梅林社區,關心九二一大地震災後重建及社區總體營造推動情形。總統於上午九時抵達社區活動中心,受到鄉親們熱烈的歡迎,隨即聽取社區張文正總幹事、文建會黃武忠處長等人的簡報,並參觀文物館和視察北港國小、北梅國中校園重建成果。總統致詞時也以客語向所有鄉親問候,及肯定鄉親們發揮客家精神,走出自己的路,走出自己的前途。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看到北港村梅林社區的工作伙伴臉頰上流下的汗水,深深感受到一股認真、喜悅,為自己家鄉努力打拼的毅力,這是台灣社區生命力最可貴的地方。重建區要站起來,最重要的不是外界給予多少資源,而是我們願意為這塊土地的新生付出多少血汗,讓愛護家鄉的心,灌注在家鄉的每一個角落。
  很高興看到梅林社區的鄉親,真正為自己的家鄉重建費盡心力。北港村這個客家小村莊,環境清幽,依山傍水,風景相當秀麗,同時這裡多數的人是客家鄉親,客家人本性吃苦耐勞,團結合作,是整個社區營造最好的本錢。
  從文建會八年前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之後,台灣民眾開始以更珍視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土地。當「社區」的概念逐漸被大家重視後,可以看到許多有熱情,對土地有認同的年輕人,慢慢的回到家鄉來建設。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現象,而政府各部門也都因應著這個方向,擬定社區營造的政策方針,包括內政部的「城鄉新風貌計畫」、衛生署的「健康營造計畫」、農委會的「富麗農村計畫」等等。
  當然文建會除了將「社區意識」深入推展到每一個鄉鎮,今年更積極的運用深耕方式,在全國甄選一百二十個營造點,其中重建區有六十個營造點,透過專業人士的輔導,協助社區在重建的過程中,不僅保有自己的文化,還進一步將社區文化發展成地方特色產業,不僅凝聚社區居民的向心力,也為社區的開拓,尋找出新的生機。梅林社區就是因為大家對於自己的家鄉有高度的共識,願意為家鄉熱忱付出,對自己的社區有深度的研究,瞭解自己獨有的優點,才獲選為文建會社區營造中的一個重要據點。
  阿扁相信,如果台灣的每一個社區都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文化,建立起自己的特色,整個台灣就能夠蓬勃的發展起來,走出自己的路,實踐自己的夢想。最後,希望各位客家鄉親,繼續發揚可貴的「硬頸」精神,持續加油,打造美麗的家園。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