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5年07月04日
副總統出席2006保險「信、望、愛」獎頒獎典禮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出席2006保險「信、望、愛」獎頒獎典禮,除感謝國內保險業界長期對急難救助、甚至穩定金融所作的努力與付出外,並期勉他們秉持「信、望、愛」的精神,為台灣社會福利作出更多的貢獻。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自2000年陳總統與她就任以來即堅持為國人創造一個以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心為目標的「三安」生活環境,而在人民安心與社會安定方面,保險業界則有著密切關係,尤其保險業務近年蒸蒸日上,正代表台灣民智的高度發展;此外,在急難救助、風險分擔等部份,保險業也扮演重要角色,甚至對穩定社會金融有可觀成果,令人感佩。
  副總統進一步以數據肯定台灣保險業的大幅成長與績效,目前國人每70人就有一人從事保險業,總人數達32.7萬人,國人在保險花費部份,1999年為每人2.9萬元,目前則高達6萬餘元,顯示國人對「保險」的重視;保險業的總收入目前已達1兆6,763億元,排名全球第13名,其中壽險佔全球第9位,此外,保險可用資金現已有6.17兆元,對穩定國內金融市場有重大貢獻;另外,保險業佔全國總生產毛額,1999年時為百分之6.96,現在則已高達百分之13.9,成果可觀,如果用在正確的投資上,一定可以創造國人共同的財富。
  副總統表示,保險業不僅對國人個人有所保護,在天災地變發生,而造成民眾生命財富傷亡損失之際也發揮不小功能,921大地震對台灣人民的傷害,大家記憶猶新,當時保險業付出相當理賠金,許多受災戶因此受到補助,保險業也堪稱聞聲救苦的好菩薩。
  副總統指出,今天接受表揚的代表必須合乎「信、望、愛」三個條件,「信」就是具有誠信,「望」就是讓保險人覺得未來有希望,「愛」則是必須具備慈悲的心,這三點對保險從業人員相當重要,因為有誠信、希望與愛心,大家才能相互扶持、分擔風險,社會才能祥和與進步。
  此外,副總統並提出台灣未來人口結構的改變對保險業可能產生的影響,與現場與會者分享。她指出,台灣人口將朝向少子化與高齡化發展,2000年一對夫妻平均生子率為1.68人,2006年則降為1.21人,不婚、晚婚、甚至不育現象日益明顯,無形中造成國人生育率6年內下降百分之33,而2018年時,台灣人口將僅有2,323萬人,此後將呈現零成長,值得關注;至於人口高齡化問題,目前65歲以上人口佔台灣總人口百分之10,即220萬餘人,75歲以上人口則有95萬人,但2014年時,65歲以上人口將由目前百分之10增加至百分之13,75歲以上人口將由目前95萬人增加至126萬人,屆時滿街高齡人口,加以少子化趨向,將造成從事生產人口的遽減,對社會福利而言亦將造成極大負擔。此時保險業應如何因應,或者屆時可以發揮多少功能,都值得業界好好深思。
  副總統最後期勉,保險業所倡導的「信、望、愛」三信念,是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能源之一,而在世界不斷發展的此刻,愛心已是一個新興事業,日前投資大師巴菲特捐贈鉅款予全球首富比爾蓋茲的慈善基金會,就是個明證,過去大家比較財富多寡,現在則是比較愛心捐款數額,把愛當作事業,社會將更有希望,她期盼所有保險業從業人員能在事業有成後,多發揮愛心,為創造國人更多社會福利繼續努力,為台灣開創更光明燦爛的未來。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