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5年06月28日
副總統出席台北市五金商業同業公會60週年會員大會暨第14屆理事長交接就職典禮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晚間出席台北市五金商業同業公會60週年會員大會暨第14屆理事長交接就職典禮,致詞感謝公會長年對台灣經濟發展所做的努力、祝福新舊任理事長,並針對昨日立法院表決罷免總統案,發表看法。
  副總統表示,五金商業同業公會成立已60週年,60年來發生很多事,有些或許大家已遺忘,她希望藉今天機會喚起大家的記憶,重新省視台灣曾經歷的五大危機:1971年退出聯合國、1979年台美斷交、同年發生美麗島事件、2004年319槍擊案以及2006年的政局危機。
  副總統針對昨日立法院表決罷免總統提案表示,根據2000年4月25日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修正條文,立法委員4分之1以上提案,3分之2以上同意就可針對現任總統或副總統提出罷免案,立法院通過後則交由全民投票進行表決;昨日全國人民都在電視上看到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行使罷免總統表決,最後以119票同意,未通過3分之2門檻,罷免總統案可謂有驚無險。
  然而,罷免案雖已結束,但此舉有何意義?對台灣今後發展將有何影響?副總統心有所感表示,昨天這場憲政危機,可說全盤皆輸,沒有贏家,因為,被罷免人被污名化,而罷免提案人─國、親兩黨主席的民調支持度則下滑,甚至傳出黨員出走消息,反觀,執政的民進黨也因為這次罷免案遭質疑清廉度與行政效能,尤其黨籍立委在表決時未進場投票,使得結果形成119張同意票,卻無反對票,即使未進場投票者都是反對罷免的人,但未投票,將來歷史上會說是立法院無人反對,這是令人遺憾的事。此外,發動罷免也無益民生與經濟,國家形象更受負面影響,昨日國際媒體皆以大篇幅做相關報導,綜觀以上,罷免案無疑全盤皆輸。
  「但是,錯就錯了」,副總統表示,大家此時應該冷靜思考未來如何彌補?她提出三大挑戰:民主憲政、吏治法治與台灣價值;吏治原本應該清廉,但這次罷免案以弊案傳聞為由,加以有人見獵心喜,不斷隨之爆料,發動政爭,令人不解有必要拼得你死我活?此外,持續的爆料事件是真?是假?是非顯得倒錯,台灣的價值因之受到挑戰,更讓人憂心。不過,危機就是轉機,甚至可以將之化為契機,副總統表示,過去的弊案叢生,但不見司法有何伸張,然而大家看到此次總統女婿涉及不法,同樣受到法律制裁,總統也一再強調絕不干涉調查,希望速審速判,由此我們看到台灣司法的獨立與正義。而此次罷免案之進行係按照憲法程序,且是2000年4月25日國民大會所制定,當時總統與她才剛當選,尚未就任,既有此法制,大家應共遵共守,不是落選的政黨或人可以任意罷免總統,因此,昨日罷免未過,有人說台灣人權受到傷害,試問,憲法、法律當前,大家本該共同遵守,不能因罷免未通過,而指稱台灣人權受到影響。
  副總統也重申,媒體有報導的權力,但不能捏造,大家可以檢舉,但不能無限上綱,目前並未有任何證據證明弊案與總統有關,這就是沒符合罷免的正當性,分際必須拿捏清楚。她指出,過去執政數十年的政黨因為失去政權,不斷挑三阻四,不讓現在執政黨順利執政,受害的是全體國人,因此,政黨應是理性協商、良性競爭,而不是進行惡鬥,她語重心長地呼籲,台灣的價值應該重整,例如駙馬爺這樣的稱呼,實在有帝王時期的封建思想,而台灣人古意、老實、勤儉打拼的性格更應得到發揚,大家要認真努力,消滅特權,如此社會才能得到公平與正義。
  副總統也以今日晚報報導「誰最愛國?」調查結果為例指出,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全國意見研究中心公布對34個民主國家進行的愛國心調查,最愛國的國家依次是美國、委內瑞拉、愛爾蘭、南非、澳洲等等,而台灣排名第29名,若不是政爭、弊案與昨日的罷免,相信台灣人民會愛台灣多一點。副總統強調,台灣的民主其實是具有世界水準,她知道國民黨馬主席今晚也出席此會,原本想與馬主席見面握手,表示昨日紛紛擾擾已經過去,大家應該深有民主素養,經過昨日,重新思考,台灣的未來與方向。
  副總統也提出「藍天、綠地、好台灣」全民運動構想,希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讓藍天、綠地充滿台灣寶島,讓從2000年來,因為選舉造成的恩恩怨怨一筆勾銷,大家共同建設台灣,讓她成為小而美、小而好的寶島。藉此構想,她期盼能邀請朝野政黨領袖坐下來好好喝杯茶或咖啡,一起擘劃台灣社會的安定、國家的安全以及人民的安心,達到三安目標,因為政爭是一時,如何讓社會安定才是最重要,她希望大家能夠支持響應「藍天、綠地、好台灣」活動,消除以往的恩怨是非,為台灣的未來與人民的幸福一起努力。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