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5年06月20日
總統接見歐洲議會自由黨團主席華生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接見歐洲議會自由黨團(ALDE)主席華生(Graham Watson),對他專程來台參加「國際國會議員論壇」會議,表達誠摯歡迎與謝忱。
  總統表示,2001年他獲國際自由聯盟頒發「國際自由獎」,雖然無緣親自領獎,而由妻子吳淑珍女士坐著輪椅前往法國史特拉斯堡代表領獎,但期間訪賓曾從旁大力協助,對此,他特別表達由衷謝忱。此外,2003年3月時當時歐洲議會議長柯克斯也正式邀請他至歐洲議會訪問,雖然後來無法順利成行,但對於訪賓的全力支持與協助,至今感激在心。
  總統指出,歐洲議會對台灣向來友好,並通過多項決議案,包括反對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要求歐盟國家勿對中國解除武器禁運、通過支持台灣成為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以及對台海安全表達嚴重關切等,對於歐洲議會的堅定支持,他代表我國政府與人民表達敬意與謝意。
  總統並進一步表示,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不到二十年的時間,1978年台灣解除戒嚴、1992年進行全面國會改選、1996年台灣進行首次總統直選、2000年完成歷史上首次政黨輪替、2004年進行全國首次公民投票、2005年將公投入憲,首次將憲法修改權還給2300萬台灣人民。總統認為,台灣作為新興民主國家的一員,許多地方仍需學習;而在2000年他就任總統之後,不到半年時間即面臨在野政黨推動罷免,當時罷免的理由是停建核四廠的決定,對於是否停建核四廠,朝野之間或有不同意見,但僅因公共政策理念的不同就發動罷免。因此,此次在野陣營推動總統罷免並非第一次,只要依據憲政秩序,他予以尊重,但他也相信,台灣人民有足夠的智慧及能力面對此一政治議題。總統也指出,對民選、有任期的總統推動罷免,就憲政原理而言,絕對有其爭議;至於在野政黨揚言在罷免未獲通過後,將推動倒閣一事,總統認為,一切必須依據憲政秩序及相關規定,但政局的穩定、民主的根基及台灣的未來才是國人所最關心的。
  總統說,今晚他將會透過電子媒體向人民報告,對於在野陣營推動的罷免總統的十大理由,他會一五一十向人民說明,讓全國人民了解,在野陣營推動罷免的所謂十大理由是什麼?有無道理?大家可以作一思考及評理。
  總統表示,2004年總統選舉之後,在野陣營即因不接受選舉結果,而霸佔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長達一星期,在野陣營認為,他是作票而獲得勝選,但在經過全面驗票-以最高標準重驗1600多萬張選票後,事實證明他贏得選舉,雖然對手仍以不同藉口及理由進行當選無效及選舉無效的訴訟,歷經一年多審理,高等法院及最高法院判決均予以駁回。總統強調,任何選舉爭議,最後均經由司法途徑解決,此次罷免事件,亦應透過憲法程序及法律相關規定尋求解決,這就是民主的精神、法治的真諦,他對台灣的民主、台灣人民及台灣的法治有絕對的信心。
  歐洲議會自由黨團主席華生下午由外交部次長張小月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陳唐山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