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5年05月16日
總統接見外交部第八期駐外館長集體返國述職研習人員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外交部第八期駐外館長集體返國述職研習人員,除感謝他們為鞏固邦誼、拓展我國外交空間所作的努力與奉獻外,也聽取各館長簡報其駐在國情況。
總統首先表示,他很高興能與在第一線的外交尖兵晤面,事實上,他也曾與多位駐外館長在其駐在國見面。總統指出,面對來自對岸的「三光政策」,企圖挖光我國所有邦交國,擠光、堵光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出路,中國可說無所不用其極,打壓我國在國際舞台的空間與機會,幸賴駐外館長們站在第一線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由於他們的犧牲、奉獻,才讓我國在國際社會保有一點空間。
總統表示,與其他國家外交官不一樣的是,別人可能努力三分就能得到五分、甚至七、八分的報償,然而我國的外交官儘管努力了九分、十分,所能得到的報償可能不到三、五分,甚至產生負數的情況也所在多有,這是我們艱困的地方,但也不能因此妄自菲薄、自我放棄。他充分能夠感受大家的堅持與努力,為了國家整體外交的最高利益,從不喊累、更不放棄,為了鞏固邦宜、增進與友邦國家各項實質交流與合作而盡心盡力。
總統進一步指出,外交部黃部長此次主導、策劃「和平永續、邦誼永固之旅」出訪專案,這是一趟非常「堅忍」的出訪行程,一方面要堅持國家主權與尊嚴,還要為國家的外交空間爭取最大可能,所有團員僕僕風塵,雖然艱困,但大家都非常忍耐,尤其部長的辛苦,更令人不捨。大家展現了最大的抗壓力,不僅站起來、走出去,而且還能成功,令人振奮的走回來,證明路是人走出來的,所謂「天無絕人之路」,再怎樣打壓、困難,只要不放棄,只要堅持爭取,舞台還是大得很、空間也多得是,主題也俯拾皆是。總統以此與大家相互勉勵。
總統認為,過去傳統外交已經不能完全適用目前的時代,中國崛起包括軍力壯大與經濟實力的提升,讓其有了更大空間,相對也擠壓台灣的發展。他指出,台灣的外交過去仰賴農技團,現在則有醫療團,但這樣還不夠,事實上,我國最大的屏障就是堅持保有民主、自由與人權等普世價值,這是中國所遠遠不及的,所謂「民主牌」絕對是最好的一張牌,應當好好發揮。
總統表示,在全球化的此時此刻,經貿外交重要性相對提昇,前不久政府倡議的「榮邦專案」只是一個象徵與名詞,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內涵,不只中南美洲、加勒比海有「榮邦專案」,其他國家、地區也有精神相通的專案,在經貿舞台上,我們如何利用台灣最大優勢,值得深思。
外交部第八期駐外館長集體返國述職研習人員:駐哥斯大黎加吳子丹大使、駐瓜地馬拉歐鴻鍊大使、駐教廷杜筑生大使、駐奧地利代表處黃俊彥代表、駐馬紹爾陳連軍大使、駐吐瓦魯酆邰大使、駐紐約辦事處夏立言處長、駐洛杉磯辦事處魏武煉處長、駐汕埠總領事館劉儒宗總領事及駐愛丁堡辦事處程其蘅處長等一行,上午由外交部部長黃志芳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馬永成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