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5年05月14日
總統接見南非前總統戴克拉克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南非前總統戴克拉克(Frederik Willem De Klerk)伉儷,並對他再度來台訪問,表達誠摯歡迎及謝忱。
總統表示,戴克拉克前總統此行是第四度來台訪問,首次來訪是1985年10月以教育部長的身分來台,第二次是1991年以南非總統的身分前來我國進行正式國是訪問,第三次是2001年與數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受邀來台參加由呂副總統所舉辦的「世界和平、台灣發聲活動」,此次則是應台大施明德講座之邀來台參與有關和解議題的對話。而戴克拉克前總統對台灣非常友好,長期支持台灣,除了在2001年8月間公開指出台灣在人權、民主與經濟上的卓越成就,應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台灣無法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是強權之下的犧牲品之外,更公開呼籲台海爭端必須透過對話和平解決,不論內容與結果如何,都不能違背台灣民主、人權及經濟的成果。
總統並代表我國政府與人民向戴克拉克前總統表達崇敬與肯定之意,總統表示,南非能從原先白人的南非進步成為民主、偉大的南非,戴克拉克前總統是最重要的推手及貢獻者;總統說,成為曼德拉容易,但成為戴克拉克則不容易,1989年戴克拉克前總統擔任南非國民黨黨魁,而在就任總統之後,更矢志要將南非轉化為不分種族的南非,積極推動種族和諧及政治協商,在他的努力及堅持之下,不僅廢除了種族隔離政策,更以總統之尊探視在獄中的曼德拉,並且釋放曼德拉,除了解除黨禁之外,更重要的是推動首部民主憲法及舉行不分種族的總統大選,最難能可貴的是,在開放、不分種族的民主選舉中,戴克拉克前總統願意屈就成為曼德拉總統的副總統,這就是戴克拉克前總統令人敬佩之處。
總統認為,從威權走向民主,從種族隔離、少數統治走向民主自由的南非,其中不容易之處在於處理轉型正義,在紐倫堡大審及普遍性的大赦之間,找到第三條路;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因此南非成立真相和解委員會,但寬恕絕非縱容錯誤,而是必須以還原真相作為寬恕的條件及和解的基礎。
總統並以南非在90年制定臨時憲法、96年制定新憲法為例指出,南非制定新憲的過程值得參考,特別是200萬南非人民以兩年為期,提出書面意見書,是最好的憲法教育,不僅是政治協商,更強調全民參與,台灣催生合時、合身、合用新憲法的過程中,主張由下而上、由外而內、先人民後政黨的方式,就是台灣值得向南非學習之處。
南非前總統戴克拉克伉儷,上午由外交部長黃志芳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卓榮泰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