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5年04月20日
總統接見中國民運人士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強調,從「公投」到「終統」,他所要追求的就是「民主」,希望進一步鞏固、深化台灣的民主,讓主權在民的精神、真諦與原則在這塊土地生根,成為大家生活的一部份,也就是尊重人之所以為人的尊嚴、權利與價值。所以,我們不但要有公投的權利,更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不能只有「終極統一」的唯一選項。
總統指出,就像那天他接受法國「費加洛日報」專訪所提出的五點想法,如果這些條件能有所成就,有一天台灣人民可能會改變拒絕「終極統一」的想法也不一定,但目前並不可能,因為中國領導人做不到、也不想這樣做,所以台灣人民當然也不可能接受,但總統仍期待中國的崛起能夠伴隨和平的覺醒與民主的發展,這才是全人類之福。
總統並期待中國這隻睡獅醒來、崛起之後,能夠做一個真正負責任的利害關係者,他認為這樣的想法雖然很天真,但還是願意做這樣的夢,與大家共同努力。
總統是在上午接見中國民運人士阮銘、林保華、曹長青、胡平及王策等人時,作了以上表示。
晤談時,總統首先表示,訪賓都是偉大的異議份子,也是他崇敬的政治良心犯。在布胡會的前夕,能在總統府聽取他們的指教,非常重要且極具有意義。總統也指出,還有許多政治良心犯與偉大的政治異議者尚深陷中國大陸、深陷黑牢,為追求民主、自由、人權、和平的普世價值繼續奮鬥,他要代表政府及人民表達關心之意,也希望彼此能攜手合作、共同奮鬥。
總統表示,中國是現在全世界人權紀錄最糟糕,最惡名昭彰的少數國家之一,過去台灣也曾經走過這一條路,從威權走向民主,所以現今中國民運人士所經歷的,台灣也都曾經走過,有很多值得大家回顧、深思及前瞻的地方。
總統也引述拿破崙曾說過的話,「中國就像睡獅一樣,當他醒來的時候,全世界都會震撼」表示,今天中國已醒來,但全世界所遭受的震撼,究竟是威脅還是機會?是軍事威脅、經濟上的擠壓,還是帶給全世界全人類最好的機會?在在值得關注。
總統指出,美國布希總統去年11月在京都演講時,特別提到只有民主自由的中國才是一個對鄰國不具威脅的中國,但中國是否能真正成為民主自由的國家,總統持保留態度。此外,美國副國務卿佐立克也曾說過希望中國能扮演負責任的利害關係者,然而,中國能否負起應負的責任?對於中國的領導人的期待是否有過度的幻想?是否一廂情願?他也希望能聽取在場民運人士的想法。
總統進一步表示,我們絕對不反對中國人民,我們所堅決反對的是中國共產黨,反對其一黨極權、獨裁統治。因此,中國本身不是問題,中共才是問題。總統也希望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的成功故事,能成為中國進一步邁向民主化的重要燈塔。他認為,台灣本身雖然有一些問題,但願意深自惕勵,然而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的珍貴經驗及締造的成就,可以和全世界,特別是中國大陸13億人民一同分享。
針對兩岸關係與中國未來的發展,總統也一一聆聽訪賓的意見。國策顧問阮銘首先指出,他建議政府儘速制訂「政治庇護法」,因為台灣做為自由國家,不應當把從專制國家來投奔自由的人民轉向第三國;此外,他認為台灣內部目前有部分人士勾結共產黨,意圖破壞台灣的自由民主,必須研議相關的制度與法律加以規範、解決。他強調,台灣應當有自信,聯合全世界的自由力量來支持中國的民主自由,如此才能終結中國的獨裁制度,不讓專制的中國吞併台灣。
林保華先生則表示,對他而言,任何自由民主的地方都可以是祖國,所以他準備把晚年獻給台灣,希望能為台灣做一些事。他建議總統所帶領的執政團隊能明快解決目前政局的一些紛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應該堅持台灣的主權地魽A唯有堅持台灣的主權地位,才能堅持台灣的民主自由。
曹長青先生則提出三點想法:第一,「不可信」,中國不可信,中國目前採取「以經促政」的統戰策略,想把台灣納入其獨裁政權,所以他非常支持總統提出「積極管理」的策略,免於讓中國掏空台灣的經濟;第二,「不可躲」,中國是躲不掉的,所以台灣必須主動出擊,而最大的利基就是「民主牌」,台灣相較於中國,一喊「凍蒜」,一為「清算」,高下立判;第三:「不可怕」,中國政權毫無民意基礎,事實上是非常脆弱的,中國現在之所以頻打「台灣牌」,其實是著眼於內部鞏固政權的需要。
胡平先生則表示,中國實施高壓統治,又同時進行經濟改革,這樣的方式給了官員很多貪腐空間,彼此結合成密不可分的犯罪共生結構,他認為,未來中國的高壓統治如果失靈,經濟秩序可能隨之崩解,但也可能發展成更為龐大堅固的怪獸,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恐是一大危機,值得關注。
王策先生則相當贊同總統日前接受法國「費加洛日報」所提出五點說法,第一、中國放棄中國共產黨一黨獨裁、極權統治;第二、中國實施真正的民主、自由及人權的制度;第三、中國不再打壓台灣;第四、中國公開宣示放棄對台動武的企圖和準備,撤除對台所部署的全部飛彈,而且取消所謂的「反分裂國家法」;第五、中國真正、完全尊重2300萬台灣人民自由意願的選擇。他認為,只要中國一日不實現民主,兩岸就沒有談判的空間。對中國的民主前景,雖不應抱持天真的幻想,但也無須放棄希望。
晤談結束前,總統表示,中國某位領導人曾經說過「今日的蘇聯、明日的中國」,但蘇聯已經解體,這句話是否會變成「昨日的蘇聯、明日的中國」,中國究竟會變成世界強權或者像蘇聯一樣最後走向崩解?他認為,關鍵就如同冷戰時期的美蘇兩大陣營,彼此之間與其說是軍事競爭,不如說是民主自由與極權專制之爭,事實上,最後民主自由獲得全面性勝利,縱使使用核武、飛彈、獨裁統治也無法阻止民主自由的浪潮。台海兩岸也是如此,現在的分歧絕對不是意識型態,也非民族感情之爭,彼此最大的不同是生活方式與政治制度的選擇,總統強調,民主對台灣來講絕對是最好的TMD(飛彈防禦系統),民主之路絕對是台灣必走的正確之路,不可能回頭。
總統強調,從「公投」到「終統」,他所要追求的就是「民主」,希望進一步鞏固、深化台灣的民主,讓主權在民的精神、真諦與原則在這塊土地生根,成為大家生活的一部份,也就是尊重人之所以為人的尊嚴、權利與價值。所以,我們不但要有公投的權利,更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不能只有「終極統一」的唯一選項,就像那天他接受法國「費加洛日報」專訪所提出的五點想法,如果這些條件能有所成就,有一天台灣人民可能會改變拒絕「終極統一」的想法也不一定,但目前並不可能,因為中國領導人做不到、也不想這樣做,所以台灣人民當然也不可能接受,但總統仍期待中國的崛起能夠伴隨和平的覺醒與民主的發展,這才是全人類之福,總統期待中國這隻睡獅醒來、崛起之後,能夠做一個真正負責任的利害關係者,他認為這樣的想法雖然很天真,但還是願意做這樣的夢,與大家共同努力。
中國民運人士一行包括:阮銘、林保華及其夫人、曹長青、胡平、王策上午由陸委會主委吳釗燮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卓榮泰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