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5年04月14日
總統接見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訪台團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訪台團,除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對訪賓來訪表達誠摯歡迎外,並就雙方關切的議題廣泛交換意見。
  總統首先表示,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是台灣最好的朋友,也是他的最高指導顧問之一,該會對於我國就兩岸議題的立場也非常支持,總統特別表達謝忱。
  總統表示,此次的會晤,正值在北京舉行所謂的「國共會談」及「連胡二次會」,他要藉此宣示政府的立場。總統說,眾所皆知與中國國民黨關係友好的「新新聞」雜誌,本期斗大標題寫著:「『連胡會』一周年,六大共識繳白卷!」而副標題更有意思的寫著:「祇記得連爺爺,躲在貓熊後,國民黨沒作為,馬英九沒有接續三大衝擊、四大隱憂中,連胡再會,又會是一張新空白支票嗎?」這是一本對國民黨、對泛藍陣營非常支持及友好的雜誌而標題卻是這樣的寫著。
  總統指出,美國政府,包括布希總統及政府發言人,在多次場合中鼓勵兩岸對談,尤其是企盼中國政府與台灣民選的政府進行對話,這樣才有助於兩岸問題的真正解決。他說,企業人士及政黨代表等與中國接觸,代表的僅是民間的交流,而無法取代政府公權力,這也就是「新新聞」雜誌內提到一年前的「連胡會」,無論是五點結論或六點共識,經過一年的檢視後,都只是空頭支票。
  總統強調,不論是「國共會談」或「連胡再會」,都是中國政府包藏禍心的「遮羞布」而已。總統指出,一年前所謂的「連胡會」是在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後不久舉行,時間的巧合,是北京當局,胡錦濤主席刻意安排,目的是為了減輕來自國際社會對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所施加的壓力,美國政府在當時還曾表示,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是在玩火自焚。
  總統進一步表示,對於此次所謂的「國共會談」、「連胡再會」,也是胡主席主動安排,是在即將舉行的「布胡會」前刻意排定的。這是中國領導階層企圖混淆國際視聽、製造和平假象,目的在減輕來自美國表示中國應該與台灣民選政府對話的壓力。當中國不放棄一黨獨裁、極權專政及武力犯台的企圖、不實施真正民主、自由生活的制度,在此情況下的談判都只是假象。
  在兩岸經貿議題方面,總統指出,台灣政府的態度非常清楚及堅定,中國大陸市場只是深耕台灣、佈局全球的一部分,並非全部。台灣是一個島國,不能鎖國,不能將台灣所有的經濟命脈全部鎖在中國。對於兩岸的經貿關係,台灣要堅持經濟的主體性,不能成為中國的附庸,為了堅持台灣經濟的主體性及永續發展,必須做好「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兩岸經貿政策。
  提到兩岸政治關係,總統重申「主權、民主、和平、對等」是處理兩岸問題的最高指導原則。在主權方面,中國應尊重並承認台灣存在的事實;在民主方面,台灣未來及兩岸關係,要尊重台灣2300萬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在和平方面,兩岸的歧見及台海的爭端,要透過雙邊對話、和平解決,不容許訴諸武力或採取非和平的手段處理;在對等方面,兩岸應該在1992年香港會談所獲得成果基礎上,政府與政府進行協商、對談。
  針對日前中國國民黨馬英九主席多次提到「五不」及「五要」,總統也指出,所謂的「五不」應該是:不能將台灣矮化、不能將台灣地方化、不能將台灣去政府化、不能將台灣去主權化、也不能否定中華民國台灣的事實存在;所謂的「五要」就是:要民主、要自由、要人權、要和平、要主權。
  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訪台團成員包括:會長史瓦博(George D. Schwab)、羅德大使(Winston Lord,國際救援協會共同主席)、亞洲協會榮譽會長卜勵德(Nicholas Platt)、施樂伯教授(Robert A. Scalapino,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柴哥利亞教授(Donald S. Zagoria,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東亞計畫主任)、柯傑瑞教授(Gerald L. Curtis,哥倫比亞大學),上午由外交部次長張小月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陳唐山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