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5年04月07日
總統接見美國兩岸事務學者專家訪問團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美國兩岸事務學者專家訪問團,除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竭誠歡迎他們的到訪,雙方並針對兩岸關係、台灣民主發展等議題廣泛交換意見。
總統首先推崇團長白樂崎大使在擔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任內,對增進台美實質友好關係貢獻良多,訪賓們長期以來也都是台灣最好的朋友,此次能再度晤面,令人至感愉悅。
總統指出,美國在台協會不久前進行人事調整,由薄瑞光大使(Raymond F. Burghardt)及楊甦棣大使(Steven Young)分別出任理事主席及台北辦事處處長,相信這是最佳的搭檔。他們在他2000年當選總統完成史上首次政黨輪替時,同時也擔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及副處長,因此也一起見證了台灣民主鞏固與深化的里程。
總統稱許楊甦棣處長履任後,希望儘快深入瞭解台灣各階層的看法、僕僕風塵,相當賣力、稱職,也沒有任何官架子,非常坦誠、隨和,很容易拉近彼此的距離,他強調,台灣政府將會與楊甦棣處長做最好的溝通與對話。
總統進一步表示,過去半個月以來,他本人與楊甦棣處長的接觸就有4次之多,其中包括共度楊甦棣處長55歲生日。此外,在另外3次對話中,每回都至少有1個半小時至2小時的晤談,針對大家關切的敏感重大議題交換意見,非常有意義。總統強調,他很滿意楊甦棣處長履任後的表現,也希望在其協助下,台美關係今後沒有任何的意外之舉、越來越好。
在與訪賓晤談時,總統表示,台灣的核心價值就是民主價值的鞏固與深化,他一向的主張就是兩岸關係、台灣前途與現狀改變與否,只有2300萬台灣人民有權決定,而決定的方式就是透過公民投票此一民主程序來進行。總統也向訪賓說明「終統」議題,他表示國統會、國統綱領是16年前國民黨以黨領政時代的產物,希望加速追求終極統一的目標,但這並未經過國會、甚至台灣人民的同意,真正的民主必須尊重民意,政府無權為人民預設任何立場或結論,因此他處理此一議題,就是希望能鞏固、深化台灣的民主,將決定權還給台灣人民。
有關憲政改革,總統則表示,任何憲改的提案或主張,甚至憲法的版本,都要先經過立法院四分之三高門檻的同意,接著還要人民透過公投複決同意。同時,公投複決憲法非常嚴格,有效同意票必須達到有投票權公民數的一半以上。為了政府的良好管理與國家競爭力的提升、讓憲法更符合世界人權的標準,他希望此次憲改能由下而上、由民間而政黨,他相信,只要社會條件成熟、人民支持及國會同意,沒有不可能的事情。
美國兩岸事務學者專家訪問團成員:白樂崎大使(Natale H. Bellocchi)、金德芳博士(June Teufel Dreyer)、國費學禮先生(Richard D.Fisher)、柯義耕博士(Richard Kagan)、鄧凱麗博士(Kerry Dumbaugh)一行,上午由外交部次長張小月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陳唐山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