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5年03月25日
總統出席「第十六屆醫療奉獻獎」頒獎典禮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出席「第十六屆醫療奉獻獎」頒獎典禮,代表政府及全體國人同胞,向得獎人們長期以來懷抱著慈悲喜捨的精神,默默從事基層醫療服務工作,致上最高的敬意以及最誠摯的感謝之意。
  總統也期望透過表彰「醫奉獎」得獎人濟世救人的無私精神,激勵醫界的士氣,並藉此機會對所有醫療從業人員的辛勞與付出,致上由衷感佩之意。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阿扁非常榮幸應邀出席「第十六屆醫療奉獻獎」頒獎典禮,和各位仁心仁術的「醫奉獎」得獎人共聚一堂,一同分享大家的歡喜與榮耀,今天我們在這裡所見證的,是大家長期以來懷抱著慈悲喜捨的精神,默默從事基層醫療服務工作,如同甘露潤澤人心的最佳表現,本人在此謹代表政府及全體國人同胞,向大家致上最高的敬意以及最誠摯的感謝之忱。
  今天在此向各位介紹的「醫奉獎」個人獎得主有:視病如親,SARS期間堅守崗位,在國外服務時,既使染上瘧疾也無所畏懼,哪裡有天災,就往哪裡去的張裕泰醫師;跋山涉水義診,送愛心到偏遠地區,關懷山區、海邊及離島等偏遠地區醫療照顧,貴為院長,照樣值班、洗水塔的翁瑞亨醫師;醫學院畢業後,毅然返鄉,進入不到10位醫師的若瑟醫院服務,並組織醫療團隊,投入社區醫療保健,樂於做「鄉下醫師」,回應在地人需要的蔡孟宏醫師;守護花蓮村民健康一甲子,從不拒絕病患,主動關心病患,可謂窮人家溫柔依靠的石朝儀醫師;奉獻40多年的時間,照顧離島重殘及失能者,長期濟助經濟困苦的居民,奉獻自己青春歲月的鄭明滿女士;關心偏遠地區原住民病人,帶領醫護人員深入醫療不足地區義診,在惠民醫院服務時,身兼數職,還充當司機接送病人,無怨無悔的高國卿神父;民國45年從匈牙利來到台灣,靜默少言、照顧老弱貧病,創設鹿草聖家貧民醫院,救人無數,臨終時由神父捐贈衣服與鞋子,讓他莊嚴入殮,一生慷慨奉獻的晁金名修士;一位毫無醫藥背景的女子,伸出一雙溫暖的手,自掏腰包供愛滋病友有棲身之所,不僅照料起居,更為他們送終,是愛滋病友及同志圈人所依賴的楊捷女士。
  今年獲得特殊貢獻獎殊榮的沈銘鏡醫師,則長期致力於先天遺傳血友病患醫療照護工作,一生致力於照顧血友病人,擔心後繼無人,兩年多前成立中部血友病中心,嘉惠無數病患與家屬。而團體醫療奉獻獎,則由以國內、外免費醫療、災情醫療救援服務,11年來義診不下百次,除深入台灣各部落義診外,更把大愛延伸到全世界的台灣路竹會所獲得。再讓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恭喜「第十六屆醫療奉獻獎」得獎人。
  台灣的整體醫療環境在先進國家之中一向享有盛譽,不僅國外專家常到台灣來學習我國的健保經驗,我們也曾被「英國經濟學人信息部」評定為世界最健康國家第二名;這雖然是對我國醫療品質的高度肯定,但是,我們並不因此而自滿,反而應該更加正視整體國家健康情形有時不易反映出地區性、或是個體性的醫療需求;所以,如何將醫療資源整合、分配及運用,讓所有民眾都享有「醫療無礙、健康無虞」的基本保障,是所有先進國家都必須深入探討的嚴肅課題。這一年來,台灣醫界面臨健保改革以及禽流感防疫等嚴峻挑戰,阿扁在此也期望透過表彰「醫奉獎」得獎人濟世救人的無私精神,激勵醫界的士氣,並藉此機會,對所有醫療從業人員的辛勞與付出,致上我們最由衷的感佩之意;更期盼所有榮獲本屆及歷屆「醫奉獎」的杏林楷模,能夠繼續引領台灣的醫界,努力打造台灣各地都是醫、病雙贏的「健康烏托邦」,甚至進一步地將台灣的杏林春暖及寶貴的醫療經驗與世界分享。
  最後,再次恭喜所有「醫療奉獻獎」得獎人和寶眷們,也祝福所有嘉賓、先進朋友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